記者 | 劉晨光
近日,華安證券兩名時任保代收到監管函。
5月31日,深交所發布了《關于對保薦代表人趙少斌、王喆的監管函》,決定對他們采取書面警示的監管措施。
趙少斌、王喆此前都曾在華安證券任職。中國證券業協會官網顯示,2016年7月28日,趙少斌在華安證券登記,今年2022年5月12日,趙少斌登記狀態顯示離職注銷。王喆在華安證券的登記時間為2014年4月14日,離職登記日期為今年5月27日。
2021年6月16日,深交所受理了華安證券推薦的常州豐盛光電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發行人)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申請,上述兩名保薦代表當時為華安證券指定的項目保薦代表人。2021年7月4日,發行人被隨機抽取確定為現場檢查對象。
經過檢查,深交所指出,作為項目保薦代表人,兩名保薦代表未對發行上市申請文件進行全面核查驗證,未嚴格按照《保薦人盡職調查工作準則》等執業規范的要求,充分關注發行人存貨管理內控缺失、會計核算不規范等情形,對發行人研發投入、收入分類等事項核查工作不到位。
深交所指出,上述行為違反了《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股票發行上市審核規則》(以下簡稱《審核規則》)第三十條的規定。
具體來看,趙少斌、王喆履行保薦職責不到位,存在4項違規情形:一是未充分關注豐盛光電存貨管理存在內控缺失情形;二是對豐盛光電研發投入相關核查工作不到位;三是未充分關注豐盛光電會計核算不規范情形;四是收入分類統計錯誤導致信息披露不準確。
實際上,豐盛光電早在去年年底已經停止了上市審核。2021年12月23日,豐盛光電向深交所提交了《常州豐盛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關于撤回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申請文件的申請》。
界面新聞記者留意到,券商投行因現場檢查被處以罰單的情況時有發生。
如今年5月17日,廣東證監局對松煬資源進行了現場檢查,并對英大證券負責的松煬資源持續督導工作進行了延伸檢查。
檢查發現,英大證券為松煬資源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持續督導保薦機構,存在未勤勉盡責履行持續督導職責,未發現松煬資源在2019年至2020年期間存在關聯交易未審議且未披露、違規使用募集資金等情況,因此,廣東證監局決定對英大證券采取責令增加內部合規檢查次數的監管措施。 (詳見:未勤勉盡責履行投行持續督導職責,英大證券被采取行政監管措施)
今年1月13日,中國證監會發布了《關于對陳忠華、胡治平采取暫不受理與行政許可有關文件6個月措施的決定》。陳忠華、胡治平此前同為萬聯證券的保薦代表人。證監會指出二人在擔任江西綠巨人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保薦代表人過程中,存在未勤勉盡責,對綠巨人貨幣資金、關聯方和關聯交易等事項的核查不充分等問題。
近日,證監會在系統內印發了《證券公司投資銀行類業務內部控制現場檢查工作指引》。在嚴格審核的背景下,今年以來已經有100多家企業撤回了IPO申請。(詳見:監管重拳打擊IPO“一查就撤”!年內105家企業撤回申請,海通證券撤單量居首)
“現在大家都跑步上市,項目多,‘蘿卜快了不洗泥’。”一位資深業內人士指出,當前實行注冊制的板塊,由于沒了審核這道關,更應該發揮好中介機構“看門人”作用,這也是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