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壹DU財經
人人都知新能源賽道火,到底有多火?從電解液到電池,再到電動車整車,產業鏈涉及的上、中、下游都非常火。
但賽道火和能賺錢是兩回事,尤其下游電動汽車企業普遍虧損,比如行業里的頭部玩家“蔚小理”。
談到虧損,第一印象就是“企業經營是不是有問題?模式是不是有問題?行業還行不行?”事實上,汽車行業整體利潤率都不高。8月11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簡稱“中汽協”)公布了7月汽車工業產銷情況簡述。其中,1-6月汽車制造業實現利潤2129億元,同比下降25.5%,利潤率僅為5.2%。
因此,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和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會在2022世界動力電池大會上爆出“汽車制造業和寧德時代到底在給誰打工”的爭論。
主機廠指責電池企業漲價,電池企業抱怨上游原材料漲價。那么,錢到底被誰賺走了?
01 錢究竟被誰賺走了?
從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看,寧德時代和廣汽集團分別屬于中游電池制造和下游汽車制造。寧德時代說,“自己也掙扎在盈虧邊緣,錢都讓上游賺走了”。這個產業鏈上游,就是各類原材料。
從最近各大公司中報(包含預告)中也可以看出,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游企業的利潤可以說是井噴式上漲。單單電解液這一“上游中的下游”,歸母凈利潤漲幅普遍在100%以上。多氟多、永太科技等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更是高達355.54%和445.65%(預計)。也難怪下游汽車制造“埋怨”中游電池制造,中游電池制造“甩鍋”上游電池材料。

數據來源:同花順(制表:壹DU財經)
很顯然,錢被多氟多們賺走了。
那么,為什么它們能賺錢?答案是全球大宗商品漲價與供需產生的周期性波動雙重因素疊加作用。
近兩年,新冠疫情導致全球流動性寬松,銅、鐵、鋁、鋼銅、鋼鐵、煤炭、尼龍、醋酸、PVC等大宗商品開啟漲價周期。
另一方面,持續走高的新能源汽車銷量,帶動中下游企業對原材料需求的增加,進而增強了這些上游企業的“話語權”。
以典型的鋰電池原材料碳酸鋰、磷酸鐵鋰為例,最近兩年的價格分別上漲了近10倍和近5倍,最高分別達到了接近503000元每噸和164500元每噸。
02 多氟多想辦法賺可持續的錢
根據經濟學規律,市場的需求不會無限增長,價格也不會持續上漲,市場過熱之后自然會進行自我調節,進而導致原材料價格進入一段“寒冬期”。
以電解液為例。其主要成分六氟磷酸鋰價格自2020年年底開始受到新能源概念的熱度影響開啟上漲行情,至今年年初價格一度接近60萬元,之后便受到下游需求的下降引發的價格暴跌,下降幅度超過了50%,直到6月底才實現穩定并開始反彈。
在此背景下,企業是被動接受這樣的趨勢?還是另辟路徑找到可持續賺錢的可能?作為上游龍頭企業,多氟多押寶技術,以求在原材料價格不能為企業帶來最直接收益時,依靠核心技術在行業低谷期逆勢上漲。
多氟多作為國內六氟磷酸鋰的第二大生產商,在上半年這種相對低迷期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半年報: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07.52%,凈利潤同比增長355.54%,逆勢完成大漲。
能在原材料價格下降期間實現盈利的翻番,多氟多的優勢何在?
客觀來看,多氟多六氟磷酸鋰技術已經處于成熟期,擁有多種高質量六氟磷酸鋰的制備方法工藝。其中利用工業級碳酸鋰、無水氟化氫、三氯化磷法制備高純晶體六氟磷酸鋰,工藝水平在行業處于領先地位。同時除了公司內部自主研發,多氟多積極參與校企合作,與鄭州大學,河南理工大學等多所院校施行共建,將科研產業化,實現科研成果的快速轉化。
2022年上半年多氟多已經完成10000噸六氟磷酸鋰的產能擴建,達到了30000噸,在產能上的持續擴增已經超越了許多六氟磷酸鋰廠商的原有產能,并預計年底產能達到55000噸,實現產能的多倍增長,穩固并擴大市場份額。
除了穩固六氟磷酸鋰這一盈利大頭,多氟多也聚焦于開發新型電解液。據中報顯示,多氟多布局了多種新型鋰鹽,包括二氟磷酸鋰、雙氟磺酰亞胺鋰、雙乙二酸硼酸鋰、四氟硼酸鋰、氟代碳酸乙烯酯等新型電解質和添加劑,實現市場的搶先。多氟多還研制并量產了新型的六氟磷酸鈉,開拓鈉離子電池的供應市場,提前布局來降低甚至避免了潛在的電池技術變革帶來的風險。
在提高工藝降低成本讓自己原有的主營業務保持并提升市場份額的同時,多氟多還在六氟磷酸鋰的“寒冬期”積極進行新品種研發,以應對中下游需求的變化提前搶占市場。整體來看,做到了對環境的快速適應。
03 多氟多的潛在風險與機遇
主機廠等下游企業的利潤低迷不會一直持續下去,必然會做出戰略上的改變來應對上游的高議價能力。不過,多氟多如想靈活應對,或許還要從以下三點努力:
1、中下游企業后向一體化
當原材料成本過高時,下游企業可以通過收購、兼并上游企業或內部自行創立原材料供應子公司來降低成本。如果發生后向一體化,勢必會對多氟多的市場份額進行壓縮,同時也會使得電解液價格下降,利潤降低。
多氟多在六氟磷酸鋰價格的“寒冬期”持續進行降低成本的研發并提高產能來擴大市場,形成了一定的的壁壘:行業原有的企業產能擴建跟不上,市場份額被壓縮;中下游企業成立子公司新進入六氟磷酸鋰行業,成本與技術難以與多氟多相匹配,無法實現降低成本的初衷。
2、中下游企業技術變革產生的需求變化
寧德時代于去年發布了第一代鈉離子電池,近期也有消息透露其鈉離子電池將于2023年實現量產化。成本更低、性能更加優異的鈉離子電池的出現必然會影響鋰離子電池的市場,進而降低對鋰離子電解液的需求量。同樣的,氫燃料電池、釩液流電池以及使用固體電解液的固態電池等等其他電池技術的逐漸成熟也會搶占鋰離子電池的市場。
因此不僅僅是多氟多,也是整個中上游產業鏈共同需要面對的問題,需要提前布局,隨著需求變化做出最快的反應,最先搶占市場。
3、中下游企業的定位發生改變
當下游儲能設備、汽車制造成為了價值鏈的低點,其定位也會做出一定改變來適應現狀。
8月5日,寧德時代與電力規劃總院等共同出資建立了能建時代(上海)新型儲能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其主營業務包括蓄電池租賃、電池銷售、新能源汽車整車銷售、軟件開發、儲能技術服務等等。

從主營業務中不難看出寧德時代有向服務轉型的趨勢,即從一次性買斷制的售賣逐漸轉向至租賃、技術咨詢和相關軟件開發等等一系列服務,通過多元化的服務得到比售賣更高的回報率。
而對于多氟多等中上游企業,擁有著原材料的天然優勢,完全可以前向發展,形成原材料-產品的一體化布局,向下游硬件設施進發。據多氟多2022年半年報顯示,多氟多已經布局了鋰電池產業,自行開發出了容量大、功率高、安全性突出、高低溫性能優越的軟包疊片鋰離子電池。目前多氟多已經擁有了3.5GWH的鋰離子電池產能,子公司廣西寧福新能源在建年產20GWH鋰電池產能,在電解液行業里屬于為數不多擁有鋰離子電池生產能力的企業。
結束語
我國新能源產業正處于高速發展階段,上中下游企業業務范圍還存在著交叉,產業鏈有著很大的優化的空間。多氟多作為國內六氟磷酸鋰第二大生產商,穩固現有市場同時戰略布局多元化,長期來看還是看好的。至于其能否兌現,只能是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