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界面工業
國內抽水蓄能電站進入密集開工期。
9月19日,南方電網發布消息稱,南方電網梅州抽水蓄能電站二期工程開工,這是“十四五”粵港澳大灣區首個抽水蓄能電站,建成后預計年發電量17.3億千瓦時。
該電站總裝機容量120萬千瓦,安裝四臺30萬千瓦機組,總投資約47億元,計劃2025年底前全面投產發電。屆時,粵港澳大灣區將成為全球首個千萬千瓦抽蓄灣區。
目前,粵港澳大灣區已有六座抽水蓄能電站,總裝機容量為968萬千瓦。
梅州抽水蓄能電站位于廣東省梅州市五華縣境內,是南方電網在廣東省內建成的第五座抽水蓄能電站,規劃總裝機容量240萬千瓦,分兩期建設,其中一期工程裝機容量120萬千瓦,已于今年5月投產。
據南方電網介紹,梅州抽水蓄能電站二期工程與一期工程共用上、下水庫,可降低工程投資和地面工程施工,征地拆遷面積不到一期工程的5%,項目較獨立同規模抽蓄工程節約投資近50%。
同日,南方電網旗下的文山電力(600995.SH)還公告稱,其全資子公司調峰調頻公司與廣東省五華縣政府簽訂協議,將合作推進梅州五華龍洞抽水蓄能電站項目開發建設。該電站擬總裝機容量120萬千瓦,總投資約80億元。
抽水蓄能電站是儲能的一種重要形式 ,有電網“蓄電池”、“穩壓器”、“調節器”等稱呼。抽水蓄能電站一般具有上、下兩個水庫,在夜間用電低谷時,用電將山下水庫的水抽到山上,在白天用電高峰時,放水發電。
在眾多儲能類型中,抽水蓄能技術成熟、綜合成本低,是唯一經過長時間實踐驗證的大規模儲能技術。
“雙碳”目標下,中國正在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但新能源具有間歇性、隨機性,需要儲能加以條件,抽水蓄能的調節和儲能作用因此將愈加重要和突出。
國家能源局發布的《抽水蓄能中長期發展規劃(2021-2035年)》數據顯示,到2025年,國內抽水蓄能投產將達6200萬千瓦以上,到2030年投產1.2億千瓦左右。
在抽水蓄能電站建設中,電網公司是主力。南方電網提出目標, “十四五”期間實現抽水蓄能裝機容量新增600萬千瓦;到2030年末,抽水蓄能裝機容量達2900萬千瓦;到2035年末,抽水蓄能裝機容量達4400萬千瓦,以滿足3億千瓦新能源接入電網的需要。
目前,南方電網已在肇慶、惠州等地開展10余座抽水蓄能電站的開發建設工作。預計到2030年,大灣區抽水蓄能總裝機規模將擴大至近兩千萬千瓦。
另一電網公司國家電網計劃,“十四五”期間,將在新能源集中開發地區和負荷中心新增開工2000萬千瓦以上裝機、1000億元以上投資規模的抽水蓄能電站。2025年,其經營區抽水蓄能裝機超過5000萬千瓦,2030年達到1億千瓦。
9月8日,國家電網在遼寧啟動百項重大電網工程攻堅,開工建設莊河抽水蓄能電站。這是遼寧省“十四五”期間首個核準并開工建設的抽水蓄能電站項目,電站總投資67.98億元,總裝機容量100萬千瓦,計劃安裝四臺25萬千瓦抽水蓄能機組。
9月15日,協鑫浙江建德抽水蓄能電站正式開工建設,這是國內首個由民企全資投建的抽水蓄能電站。該電站總投資達140億元,項目規劃建設六臺40萬千瓦抽水蓄能機組,總裝機容量240萬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