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靖
9月30日晚間,天風證券發布公告稱,公司擬向北京華融綜合投資有限公司轉讓持有的恒泰證券2.49億股股份(占恒泰證券總股本的9.5754%),價格約為每股7.22元,總計18億元。同時強調本次交易不構成關聯交易,也不構成重大資產重組。
此外,天風證券同時發布第一大股東變更公告。公告顯示,天風證券第三大股東湖北省聯合發展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湖北聯發投”)與第二大股東湖北宏泰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宏泰集團”)簽署協議,聯發投持有的天風證券519,359,753股股份(占天風證券總股本的5.99%)轉讓至宏泰集團,股轉劃轉事項完成后,此舉將使宏泰集團持股比例超越武漢商貿集團,成為天風證券第一大股東。
據了解,北京華融綜合投資有限公司是北京金融街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融街集團”)的全資子公司,該轉讓完成后,金融街集團與其控股子公司共計將持有恒泰證券股權比例為29.99%。
對于此次轉讓股權的原因,天風證券在公告中稱,根據公司實際情況,為盤活公司資產,合理配置資源,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2019年,在證監會鼓勵“有條件的行業機構實施市場化并購重組”的背景下,證券行業并購浪潮涌起。彼時,天風證券啟動收購恒泰證券股權。市場人士分析:“中小券商間的并購,能夠快速擴大凈資產規模,縮小與頭部券商在資本實力方面的差距,同時可以推進業務的規模化發展。”
當年6月,天風證券公告以每股5.76元收購其持有的恒泰證券7.81億股內資股,占目標公司已發行股份的29.99%。資料顯示,2019年一季度上市券商PB中位數為1.79倍,而彼時天風證券收購恒泰證券的PB約為1.5倍,低于上市券商估值平均水平。
然而,近年券商整體表現疲軟。根據中證協統計,140家券商今年上半年營收和利潤同比分別下滑11.4%和10%。上述分析人士稱,“天風證券現在有意出售恒泰證券股權,或是應對當前行業波谷環境影響之舉。”
另一方面,未能并表或是天風證券選擇出售股權的另一原因。公開資料顯示,2020年4月13日天風證券公告依法受讓恒泰證券6.90億股內資股(占公司發行股份總數約26.49%)的過戶手續已辦理完畢,而最新公告顯示“根據協議中約定的解除情形,公司決定終止上述協議。”
天風證券終止對于剩余的3.5%恒泰證券股權收購,上述人士稱,“從種種跡象看,天風證券是希望謀求并表的,但因為該股份處于質押狀態,無法辦理。所以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下,退出是更理性的選擇。”
公告中亦稱“本次交易對公司財務業績表現具有正面影響”。上述人士進一步分析稱,2019年是券商資產價格的低谷,當時收購券商的溢價普遍較低,據Wind數據顯示當前上市券商平均PB較三年前有所提升。“對于天風來說是一筆‘值當’的買賣。”
此外,本次股權轉讓之前,金融街集團與其控股子公司金融街西環置業和全資子公司北京華融基礎設施分別持有恒泰證券1.65億股、2.11億股和1.55億股內資股股份(合計為5.32億股),分別占恒泰證券總股份數的6.35%、8.12%和5.95%(合計為20.42%)。
北京華融綜合投資有限公司獲得恒泰證券2.49億股(占總股份數9.5754%)之后,金融街集團與其控股子公司將共計持有恒泰證券股權比例為29.99%。上述公司為同一實際控制人,即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2020年“金控新規”的落地實施后,地方金控平臺轉型再一次迎來“風口”,券商牌照是申請金控的六類核心牌照之一,券商憑借其強大的融資與服務功能,卓越的投資研究能力以及較為出色的投資收益表現,成為地方金控平臺重點關注對象。
該市場人士分析,不排除金融街集團進一步收購恒泰證券的可能性,“基于證券牌照的稀缺性和業務協同效應,對于券商控股權的收購,通常要比單純的財務投資具有更高估值。”
在業績表現方面,天風證券與恒泰證券2022年半年度營收與歸母凈利雙降。其中,天風證券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11.30億元,同比減少30.55%;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167.36萬元,同比減少84.33%。
恒泰證券實現收入及其他收益總額13.56億元,同比減少18.91%;歸屬于本公司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為-3.55億元,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2745.97%,延續去年同期的虧損狀態且虧損額進一步擴大。
此外,根據天風證券公告,聯發投持有的天風證券5.99%股份轉讓至宏泰集團后,宏泰集團持股將達到13.84%。從天風證券目前的股權結構來看,湖北科投持股0.81%,武漢商貿、武漢金控、武漢高科分別持股1.71%,湖北省、武漢市兩級國有股東占比達到27.4%;而從其前十大股東的情況來看,國資背景的股東持股比例接近97%。
市場評論人士指出,此次湖北聯發投將持有的天風證券股權劃至宏泰集團,可以認為是湖北省屬國企改革步伐進一步提速的表現,而其在金融產業布局的路徑亦更加明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