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愛優騰芒爭相上“車”:真場景還是偽需求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愛優騰芒爭相上“車”:真場景還是偽需求

車載屏大戰,新能源汽車與長視頻,誰更上心?

文|壹娛觀察 大娛樂家

原本以為杜比、IMAX等公司將自己的技術下放到手機或電視已經是極限,但如今在越來越多的新能源電動車,甚至是新一代的燃油車上,這些關于音樂、視頻的技術名詞也開始出現在了車廠的新聞通稿里。

當然這一切的根源還是如今車載娛樂系統的全面升級。

自從2012年特斯拉Model S上市,其中17英寸約等于兩個iPad相加的超大屏幕就成為了一種新風潮,尤其是在新能源電動車快速崛起的過去十年間,不管是電動車,還是更新換代的燃油車,中控屏幕越做越大、全車屏幕越來越多,幾乎已經是行業大趨勢。

本質上來講,這些越做越大的屏幕其實并不會對整車的駕駛感受或是性能帶來多大提升,但隨著新能源電動車正將”車”這一傳統機械設備帶入電子數碼設備的領域,因此,更多的屏幕其實更多對應的是車載娛樂系統的大躍進。

這也是為什么像特斯拉很快便支持了Netflix、Disney+等熱門流媒體,國內的愛優騰芒等平臺也在爭相與新勢力們合作。

過去車載娛樂系統最早的互聯網玩家多半都是騰訊音樂、網易云音樂和喜馬拉雅等音頻平臺,而過去一年間,愛奇藝、芒果TV等平臺都開始陸續發力,爭相選擇與車廠合作。

在常規增長已經逼近天花板之后,長視頻流媒體們又將目光死死盯住了車里那無數的大屏幕,但就像特斯拉熱衷于將打游戲搬上車一樣,車上的大屏娛樂需求真的有如此強烈嗎?還是說最終這又是一場車廠與流媒體平臺暫時各取所需的自嗨而已。

車載屏大戰,新能源汽車與長視頻,誰更上心?

如今電動車升級續航和燃油車升級引擎之外,車廠在升級內飾方面投入最大的幾乎清一色都是車內的屏幕,從尺寸到數量不一而足,如何打造看上去更抓人眼球的新賣點幾乎成為了核心課題。

在今年1月初的CES消費電子展上,寶馬展示了BMW懸浮式巨幕,該巨幕顯示屏尺寸達31英寸,擁有8K分辨率 。最新的BMW 7系與純電動版本i7都會搭載懸浮屏。

更早之前,奔馳也率先將儀表盤和旁邊的中控屏幕合為一體。

而一向長于堆料的國產車廠更是將大屏幕作為主要功課,去年上市的吉利星高端系列星越L,更是搭載了一塊被吉利稱為“IMAX屏”的一米長貫通式屏幕。

聲稱自己是“500萬內“最好SUV的理想新車型L9,全車更配了三塊大屏幕,分別是中控屏、副駕娛樂屏和后艙娛樂屏,并且官方表示,這些屏幕均可實現與Switch直連投屏。

9月21日正式開賣的小鵬G9前排中控也給到了兩塊將近15英寸的超大屏幕,如果是上下重疊擺放,整體尺寸基本已經大過了絕大多數桌面顯示器。

可以說國產新能源汽車正在朝著往車里放進一臺50寸的電視而努力,畢竟理想已經給新車標配了一臺冰箱。

更早之前,最先問世并開始第一批交付的蔚來ES系列也早早就用了中控的大屏,也幾乎是從那時開始,國內的流媒體平臺中也有愿意先吃螃蟹的人開始嘗試將業務范圍擴大到車載屏幕上。

基本上和國內多數流媒體業務一樣,愛奇藝都是最先開始布局的那一個。

早在2018年,車載屏也被愛奇藝視為在電視大屏、智能家居、VR等多端布局外的重要一環。

今年以來,愛奇藝在搶先“上車”方面尤為積極,并且是傳統車廠與新勢力同步進行。

年初,其對外發布適配于車載端的“愛奇藝”APP,同時宣布與一汽大眾達成合作,成為了首家流媒體在大眾純電動汽車ID.家族車機應用商店推出下載服務;隨后,愛奇藝APP接連“上車”上汽大眾、小鵬汽車,在小鵬新車G9得預定頁面,也能看到愛奇藝作為長視頻平臺的合作方出現。

今年4月,愛奇藝宣布與蔚來再次進行深度合作,通過其自主開發的“愛奇藝音效”技術,在蔚來ET7落地智能座艙場景下的5.1聲道環繞音效,并提供杜比全景聲影音內容;同月,愛奇藝與寶馬全新7系合作;6月,愛奇藝分別“上車”理想L9、集度汽車機器人概念車;7月,上汽奧迪宣布與愛奇藝達成合作。

盡管動作稍慢,騰訊視頻也于2019年開始進入車聯網的場景,拓展了包括特斯拉車載屏在內的5G應用新終端,讓視頻內容與更多消費場景相結合。

優酷和芒果TV則在今年才入局車載屏賽道。

上半年廣汽傳祺車機應用商店上架了優酷車載APP,同時,優酷還與小鵬汽車、特斯拉、問界m5、賽力斯、華為等車企品牌達成合作。

芒果TV則從6月底宣布與小鵬汽車、ARCFOX極狐以及極豆科技、奧迪項目等十余家車企品牌展開合作,共同探索車載屏視頻娛樂服務。

愛優騰芒各家在上車這件事上的速度與用心程度,基本也會它們在其他場景探索和技術投入的排序類似。

最早發力的愛奇藝依然還是具有先發優勢,并且愿意從底層和車廠合作進行高度定制化服務,將自己過去在C端場景的技術積累轉化到車內場景。

騰訊視頻則更多還是依靠騰訊整體對于車載娛樂系統的野心,因為后者一直在進行騰訊車聯的推廣,騰訊視頻也僅僅只是其小場景服務的其中一環。

至于更晚開始發力的優酷和芒果TV,目前還更多是在將自己的車載應用推廣到更多車型上,更加細節的技術呈現,如音效系統等方面,尚未看到太多著力的影子。

不過就像馬斯克認為隨著自動駕駛的到來,以后坐在車上的人總是需要干點什么,那不如就讓Steam上車吧,玩點3A游戲通勤時間自然打發的更快。國內流媒體平臺對車載系統的希望,很大程度上也有類似想法,為一個可能會存在的未來提前打下基礎。

然而在L2輔助駕駛都尚未完全成熟的今天,寄希望于自動駕駛的車載娛樂場景真的有多少是剛需依然值得懷疑,更重要的是,如果不能讓用戶額外為這套服務花錢,那么其商業化的價值何在。

長視頻“上車”占坑,賭的是什么?

不論是車企在談論所謂的智能座艙,還是長視頻流媒體平臺,在談到車載娛樂,都喜歡給出不少數據以支撐這一市場的巨大潛力。

像是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16-2020年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規模呈現連續上漲趨勢,2020年產業規模增長到2556億元,同比增長54.3%,預計2022年智能網聯汽車產業規模將超3500億元。

另一份東吳證券的研報數據則顯示,到2025年中國智能座艙主要產品市場規模或飆升到1030億元,其中市場規模最大細分市場——車載信息娛樂系統,在整個市場規模中的占比將達到46.4%。

對于車企來說,目前智能座艙更多還是一種用戶可以不用、但廠商不能沒有的賣車手段,尤其是在類似功能極度內卷的國內新能源市場,相對于車身機構、電池續航和三電系統等更考驗技術卻不容易被用戶感知的部分,做好智能座艙以及盡可能提供足夠多花哨功能,幾乎成為了各家車企的必修課。

從這個角度來說,優愛騰芒的出現,本身其實對于這套車載娛樂系統只是錦上添花的存在。

顯然,很少有車主會因為一輛車是否能看某一平臺的內容而做出購買決策,畢竟多數配備了這些大屏的車都已經遠超宏光MINI EV的價格區間,綜合體驗才是決定因素。

更重要的一點其實還是在于所謂的場景設定,在長途駕駛的過程中,這些紛繁復雜屏幕的存在,對于開車的人來說,即便不是一種打擾也更像是孤立,因為最辛苦的駕駛者反而是徹底無法享受這些功能和內容的那個人。

像是小鵬G9就專門還為副駕的屏幕做了防偷窺處理,主要作用其實就是為了駕駛者會因為副駕屏幕上的內容而分心。

實際上在2018年,上汽與阿里合資的斑馬網絡在分析用戶數據后就發現,車主對車機的應用中,50%的時間是在聽歌。過去傳統車廠與大牌音響廠商進行合作貼牌,往往也是將聽音樂的需求作為能夠額外提高溢價的手段。

當然并不是說這些車載娛樂功能完全就是雞肋,實際上從很多測評或是開電動車長途自駕游的反饋中不難看到,類似的大屏影音娛樂功能,最廣泛的使用場景其實是在等待充電的過程重實現的,畢竟電動車的大幅度補能至少都是半小時起步,這種場景之下,車內大屏觀影的確成為了非常真實的需求。

除此之外,似乎很難再找到類似的剛需場景。

最近,小鵬新車里與愛奇藝聯合打造的智能座艙5D“全感影院”,除了提供了7.1.4聲道這樣的高級音響配置,還加上座椅震動、氛圍燈、香氛等類似4D影院的效果。

先不提這一選裝包在發布時,幾乎和小鵬的XNGP選裝包價格相當,是否合理(由于小鵬的定價配置策略遭遇重大負面評價,48小時后官方火速修改定價,5D座艙又瞬間淪為了標配),光是需要額外定制片源就注定了其很難擁有大量的內容支持,更何況真的會有人愿意和家人在地下車庫里躺著看完一部電影嗎?

站在用戶的角度來說,目前大量的車載娛樂基本都還處在“免費”嘗鮮的階段,小鵬汽車臨時修改定價配置也再次證明了這一點。基本上車廠為了盡可能提高銷量都會將各類車載娛樂系統以及流量費用打包進車價里,從而減少車主額外付費的痛感。

同時,目前的長視頻車載平臺也幾乎都是沿用的移動端賬戶系統,對長視頻而言,終端的增加其實并不意味著能夠額外帶來訂閱用戶的增長,觀影場景切換更多增長其實只是帶寬和運維成本。

在新能源電動車目前市場占有率不高的情況下,這種賠本賺吆喝的策略大概還能接受,一旦未來保有量大增,部分車載娛樂服務勢必也會進入付費訂閱的階段。

最典型便是特斯拉,先是將高級車載娛樂服務變成了訂閱服務,今年7月把終身免費標準車載娛樂服務也改成了8年,這意味著8年之后就算想用基本的導航和藍牙聽歌服務也需要額外付費。

特斯拉車載娛樂服務方案

對于被“割韭菜”已經割習慣了的特斯拉車主來說,這些或許不算什么,但一向以重視車主需求的國產新勢力要是走到這一步,無疑會成為被口誅筆伐的對象。

并且訂閱制過去兩年在移動端和電視場景下都被質疑其存在價值,現在長視頻平臺就連給電視投屏加上付費都會被罵上熱搜,很難想象要是愛優騰芒表示車載觀影的服務需要額外付費,又會出現什么輿論風波。

就如同之前所提到的,如今長視頻流媒體對于車載娛樂領域,更多是一種占坑行為,更大的希望其實還是寄托在馬斯克承諾的自動駕駛實現的那一天,但特斯拉承諾的完全自動駕駛已經屢次跳票,目前依然還處在“在做了”的階段,何時能夠交付依然尚未可知。

同時,國內市場在自動輔助駕駛方面更還是早期階段,據官方統計現實,2021年乘用車輔助駕駛系統滲透率約37%左右,其中L1占比21%,L2占比達到18%。在L2級別滲透率還沒有達到50%的階段,談L3級乃至L5級大規模落地仍然為時尚早。業內普遍認為到2030年之前,L3以上的輔助駕駛也最多只是剛開始進入市場。

《2021年中國智能駕駛行業研究報告》

車內實體按鍵也因為更有利于安全正在卷土重來,尤其是以日企為代表的傳統車廠。

因此,一個殘酷的卻有可能的未來反而是,長視頻們還沒等到自動駕駛完全釋放車載娛樂潛力那天的到來,車內的各種炫酷大屏卻已經在電動車快速的迭代中消失不見,畢竟AR、VR甚至元宇宙也還在排隊等著上車。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愛優騰芒爭相上“車”:真場景還是偽需求

車載屏大戰,新能源汽車與長視頻,誰更上心?

文|壹娛觀察 大娛樂家

原本以為杜比、IMAX等公司將自己的技術下放到手機或電視已經是極限,但如今在越來越多的新能源電動車,甚至是新一代的燃油車上,這些關于音樂、視頻的技術名詞也開始出現在了車廠的新聞通稿里。

當然這一切的根源還是如今車載娛樂系統的全面升級。

自從2012年特斯拉Model S上市,其中17英寸約等于兩個iPad相加的超大屏幕就成為了一種新風潮,尤其是在新能源電動車快速崛起的過去十年間,不管是電動車,還是更新換代的燃油車,中控屏幕越做越大、全車屏幕越來越多,幾乎已經是行業大趨勢。

本質上來講,這些越做越大的屏幕其實并不會對整車的駕駛感受或是性能帶來多大提升,但隨著新能源電動車正將”車”這一傳統機械設備帶入電子數碼設備的領域,因此,更多的屏幕其實更多對應的是車載娛樂系統的大躍進。

這也是為什么像特斯拉很快便支持了Netflix、Disney+等熱門流媒體,國內的愛優騰芒等平臺也在爭相與新勢力們合作。

過去車載娛樂系統最早的互聯網玩家多半都是騰訊音樂、網易云音樂和喜馬拉雅等音頻平臺,而過去一年間,愛奇藝、芒果TV等平臺都開始陸續發力,爭相選擇與車廠合作。

在常規增長已經逼近天花板之后,長視頻流媒體們又將目光死死盯住了車里那無數的大屏幕,但就像特斯拉熱衷于將打游戲搬上車一樣,車上的大屏娛樂需求真的有如此強烈嗎?還是說最終這又是一場車廠與流媒體平臺暫時各取所需的自嗨而已。

車載屏大戰,新能源汽車與長視頻,誰更上心?

如今電動車升級續航和燃油車升級引擎之外,車廠在升級內飾方面投入最大的幾乎清一色都是車內的屏幕,從尺寸到數量不一而足,如何打造看上去更抓人眼球的新賣點幾乎成為了核心課題。

在今年1月初的CES消費電子展上,寶馬展示了BMW懸浮式巨幕,該巨幕顯示屏尺寸達31英寸,擁有8K分辨率 。最新的BMW 7系與純電動版本i7都會搭載懸浮屏。

更早之前,奔馳也率先將儀表盤和旁邊的中控屏幕合為一體。

而一向長于堆料的國產車廠更是將大屏幕作為主要功課,去年上市的吉利星高端系列星越L,更是搭載了一塊被吉利稱為“IMAX屏”的一米長貫通式屏幕。

聲稱自己是“500萬內“最好SUV的理想新車型L9,全車更配了三塊大屏幕,分別是中控屏、副駕娛樂屏和后艙娛樂屏,并且官方表示,這些屏幕均可實現與Switch直連投屏。

9月21日正式開賣的小鵬G9前排中控也給到了兩塊將近15英寸的超大屏幕,如果是上下重疊擺放,整體尺寸基本已經大過了絕大多數桌面顯示器。

可以說國產新能源汽車正在朝著往車里放進一臺50寸的電視而努力,畢竟理想已經給新車標配了一臺冰箱。

更早之前,最先問世并開始第一批交付的蔚來ES系列也早早就用了中控的大屏,也幾乎是從那時開始,國內的流媒體平臺中也有愿意先吃螃蟹的人開始嘗試將業務范圍擴大到車載屏幕上。

基本上和國內多數流媒體業務一樣,愛奇藝都是最先開始布局的那一個。

早在2018年,車載屏也被愛奇藝視為在電視大屏、智能家居、VR等多端布局外的重要一環。

今年以來,愛奇藝在搶先“上車”方面尤為積極,并且是傳統車廠與新勢力同步進行。

年初,其對外發布適配于車載端的“愛奇藝”APP,同時宣布與一汽大眾達成合作,成為了首家流媒體在大眾純電動汽車ID.家族車機應用商店推出下載服務;隨后,愛奇藝APP接連“上車”上汽大眾、小鵬汽車,在小鵬新車G9得預定頁面,也能看到愛奇藝作為長視頻平臺的合作方出現。

今年4月,愛奇藝宣布與蔚來再次進行深度合作,通過其自主開發的“愛奇藝音效”技術,在蔚來ET7落地智能座艙場景下的5.1聲道環繞音效,并提供杜比全景聲影音內容;同月,愛奇藝與寶馬全新7系合作;6月,愛奇藝分別“上車”理想L9、集度汽車機器人概念車;7月,上汽奧迪宣布與愛奇藝達成合作。

盡管動作稍慢,騰訊視頻也于2019年開始進入車聯網的場景,拓展了包括特斯拉車載屏在內的5G應用新終端,讓視頻內容與更多消費場景相結合。

優酷和芒果TV則在今年才入局車載屏賽道。

上半年廣汽傳祺車機應用商店上架了優酷車載APP,同時,優酷還與小鵬汽車、特斯拉、問界m5、賽力斯、華為等車企品牌達成合作。

芒果TV則從6月底宣布與小鵬汽車、ARCFOX極狐以及極豆科技、奧迪項目等十余家車企品牌展開合作,共同探索車載屏視頻娛樂服務。

愛優騰芒各家在上車這件事上的速度與用心程度,基本也會它們在其他場景探索和技術投入的排序類似。

最早發力的愛奇藝依然還是具有先發優勢,并且愿意從底層和車廠合作進行高度定制化服務,將自己過去在C端場景的技術積累轉化到車內場景。

騰訊視頻則更多還是依靠騰訊整體對于車載娛樂系統的野心,因為后者一直在進行騰訊車聯的推廣,騰訊視頻也僅僅只是其小場景服務的其中一環。

至于更晚開始發力的優酷和芒果TV,目前還更多是在將自己的車載應用推廣到更多車型上,更加細節的技術呈現,如音效系統等方面,尚未看到太多著力的影子。

不過就像馬斯克認為隨著自動駕駛的到來,以后坐在車上的人總是需要干點什么,那不如就讓Steam上車吧,玩點3A游戲通勤時間自然打發的更快。國內流媒體平臺對車載系統的希望,很大程度上也有類似想法,為一個可能會存在的未來提前打下基礎。

然而在L2輔助駕駛都尚未完全成熟的今天,寄希望于自動駕駛的車載娛樂場景真的有多少是剛需依然值得懷疑,更重要的是,如果不能讓用戶額外為這套服務花錢,那么其商業化的價值何在。

長視頻“上車”占坑,賭的是什么?

不論是車企在談論所謂的智能座艙,還是長視頻流媒體平臺,在談到車載娛樂,都喜歡給出不少數據以支撐這一市場的巨大潛力。

像是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16-2020年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規模呈現連續上漲趨勢,2020年產業規模增長到2556億元,同比增長54.3%,預計2022年智能網聯汽車產業規模將超3500億元。

另一份東吳證券的研報數據則顯示,到2025年中國智能座艙主要產品市場規模或飆升到1030億元,其中市場規模最大細分市場——車載信息娛樂系統,在整個市場規模中的占比將達到46.4%。

對于車企來說,目前智能座艙更多還是一種用戶可以不用、但廠商不能沒有的賣車手段,尤其是在類似功能極度內卷的國內新能源市場,相對于車身機構、電池續航和三電系統等更考驗技術卻不容易被用戶感知的部分,做好智能座艙以及盡可能提供足夠多花哨功能,幾乎成為了各家車企的必修課。

從這個角度來說,優愛騰芒的出現,本身其實對于這套車載娛樂系統只是錦上添花的存在。

顯然,很少有車主會因為一輛車是否能看某一平臺的內容而做出購買決策,畢竟多數配備了這些大屏的車都已經遠超宏光MINI EV的價格區間,綜合體驗才是決定因素。

更重要的一點其實還是在于所謂的場景設定,在長途駕駛的過程中,這些紛繁復雜屏幕的存在,對于開車的人來說,即便不是一種打擾也更像是孤立,因為最辛苦的駕駛者反而是徹底無法享受這些功能和內容的那個人。

像是小鵬G9就專門還為副駕的屏幕做了防偷窺處理,主要作用其實就是為了駕駛者會因為副駕屏幕上的內容而分心。

實際上在2018年,上汽與阿里合資的斑馬網絡在分析用戶數據后就發現,車主對車機的應用中,50%的時間是在聽歌。過去傳統車廠與大牌音響廠商進行合作貼牌,往往也是將聽音樂的需求作為能夠額外提高溢價的手段。

當然并不是說這些車載娛樂功能完全就是雞肋,實際上從很多測評或是開電動車長途自駕游的反饋中不難看到,類似的大屏影音娛樂功能,最廣泛的使用場景其實是在等待充電的過程重實現的,畢竟電動車的大幅度補能至少都是半小時起步,這種場景之下,車內大屏觀影的確成為了非常真實的需求。

除此之外,似乎很難再找到類似的剛需場景。

最近,小鵬新車里與愛奇藝聯合打造的智能座艙5D“全感影院”,除了提供了7.1.4聲道這樣的高級音響配置,還加上座椅震動、氛圍燈、香氛等類似4D影院的效果。

先不提這一選裝包在發布時,幾乎和小鵬的XNGP選裝包價格相當,是否合理(由于小鵬的定價配置策略遭遇重大負面評價,48小時后官方火速修改定價,5D座艙又瞬間淪為了標配),光是需要額外定制片源就注定了其很難擁有大量的內容支持,更何況真的會有人愿意和家人在地下車庫里躺著看完一部電影嗎?

站在用戶的角度來說,目前大量的車載娛樂基本都還處在“免費”嘗鮮的階段,小鵬汽車臨時修改定價配置也再次證明了這一點。基本上車廠為了盡可能提高銷量都會將各類車載娛樂系統以及流量費用打包進車價里,從而減少車主額外付費的痛感。

同時,目前的長視頻車載平臺也幾乎都是沿用的移動端賬戶系統,對長視頻而言,終端的增加其實并不意味著能夠額外帶來訂閱用戶的增長,觀影場景切換更多增長其實只是帶寬和運維成本。

在新能源電動車目前市場占有率不高的情況下,這種賠本賺吆喝的策略大概還能接受,一旦未來保有量大增,部分車載娛樂服務勢必也會進入付費訂閱的階段。

最典型便是特斯拉,先是將高級車載娛樂服務變成了訂閱服務,今年7月把終身免費標準車載娛樂服務也改成了8年,這意味著8年之后就算想用基本的導航和藍牙聽歌服務也需要額外付費。

特斯拉車載娛樂服務方案

對于被“割韭菜”已經割習慣了的特斯拉車主來說,這些或許不算什么,但一向以重視車主需求的國產新勢力要是走到這一步,無疑會成為被口誅筆伐的對象。

并且訂閱制過去兩年在移動端和電視場景下都被質疑其存在價值,現在長視頻平臺就連給電視投屏加上付費都會被罵上熱搜,很難想象要是愛優騰芒表示車載觀影的服務需要額外付費,又會出現什么輿論風波。

就如同之前所提到的,如今長視頻流媒體對于車載娛樂領域,更多是一種占坑行為,更大的希望其實還是寄托在馬斯克承諾的自動駕駛實現的那一天,但特斯拉承諾的完全自動駕駛已經屢次跳票,目前依然還處在“在做了”的階段,何時能夠交付依然尚未可知。

同時,國內市場在自動輔助駕駛方面更還是早期階段,據官方統計現實,2021年乘用車輔助駕駛系統滲透率約37%左右,其中L1占比21%,L2占比達到18%。在L2級別滲透率還沒有達到50%的階段,談L3級乃至L5級大規模落地仍然為時尚早。業內普遍認為到2030年之前,L3以上的輔助駕駛也最多只是剛開始進入市場。

《2021年中國智能駕駛行業研究報告》

車內實體按鍵也因為更有利于安全正在卷土重來,尤其是以日企為代表的傳統車廠。

因此,一個殘酷的卻有可能的未來反而是,長視頻們還沒等到自動駕駛完全釋放車載娛樂潛力那天的到來,車內的各種炫酷大屏卻已經在電動車快速的迭代中消失不見,畢竟AR、VR甚至元宇宙也還在排隊等著上車。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长市| 安西县| 托克逊县| 大新县| 六安市| 鱼台县| 丹巴县| 镇赉县| 信丰县| 珲春市| 绩溪县| 瑞金市| 西华县| 汪清县| 马龙县| 团风县| 寿宁县| 通州区| 改则县| 漯河市| 宣城市| 工布江达县| 阿坝| 疏附县| 兴宁市| 德州市| 呼和浩特市| 墨玉县| 广州市| 漳平市| 苗栗县| 博兴县| 开江县| 二连浩特市| 平利县| 兴安县| 紫云| 嘉定区| 金堂县| 山阴县| 丹江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