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億緯鋰能日子難捱?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億緯鋰能日子難捱?

處于動力電池企業第二集團軍,億緯鋰能生存空間幾何?

文 | DoNews 茜茜

編輯 | 李信馬

在寧德時代公布“史上最強”單季度業績報告后,其他動力電池廠商隨后也公布了2022年Q3業績。

近日,億緯鋰能公布2022年Q3業績,財報顯示,該季度億緯鋰能實現營收93.57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91.43%,環比增長14.22%;實現歸母凈利潤13.06億元,同比增長81.18%,環比增長55.93%;扣費凈利潤9.83億元,同比增長39.43%,環比增長29.44%。基本每股收益0.69元,同比增長81.58%。

億緯鋰能2022年Q3財報 圖片來源:億緯鋰能財報

2022年前三個季度,億緯鋰能實現營收242.83億元,同比增長112.12%;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6.66億元,同比增長20.30%。其中,本部業務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0.1億元,同比增長121.14%。

相比于寧德時代單季度實現過百億元營收,億緯鋰能單季度營收與其相差近十倍之多,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也相差七倍之多。在韓國調研機構SNE Research公布的2022年1-8月全球動力電池企業排名中,億緯鋰能更不在前十名之列。可見,即便在二線動力電池企業中,億緯鋰能的存在感也偏向弱。

不過,與其自身歷史業績相比,億緯鋰能業績超過市場預期。財報公布后的第一個工作日,10月27日,億緯鋰能開盤即漲。多家證券機構對其評級為“買入”、“推薦”,甚至是“強推”。

盡管億緯鋰能處于二線動力電池廠商行列,但其成立時間較早。據其官網介紹,億緯鋰能全稱惠州億緯鋰能股份有限公司,于2009年在深圳創業板首批上市,同時擁有消費電池和動力電池核心技術和解決方案,產品應用于物聯網、能源互聯網領域。

與寧德時代以及動力電池行業整體走勢基本一致,億緯鋰能在2021年12月底,股價達到最高點后,連續三年的高增長終止,今年股價走勢持續下滑。

江西新能源科技職業學院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究院院長張翔對DoNews表示:“億緯鋰能有合資背景,屬于動力電池企業中的第二集團軍。其特點在于在動力電池、儲能領域布局較全,包括三元鋰(圓柱、軟包、方形)、磷酸鐵鋰等均有布局,能規避風險。”

以三元鋰為例,東吳證券披露,軟包方面,億緯鋰能主要配套戴姆勒、現代、小鵬;大圓柱電池獲得成都大運定點,海外進入寶馬供應鏈;方形電池從2022年起,哪吒等客戶開始起量。

受到動力電池行業大環境影響,包括原材料漲價,億緯鋰能無法獨善其身。不過,與其他電池廠商相比,億緯鋰能又有其獨有的產品與投資特點。

張翔認為,億緯鋰能雖然屬于二線廠商,但比較穩健。可以預見,其短期之內不會有大幅增長,也不會面臨大幅度下滑。億緯鋰能在上下游也進行了相關投資,業務分布比較廣,汽車行業主要客戶有小鵬、吉利、三一等。

一、凈利率高過寧德時代

受到新能源汽車行業快速發展,動力電池需求上升影響,億緯鋰能出貨量增高。

財報顯示,億緯鋰能Q3出貨量約8-9GWh,其中三元鋰電池出貨量1.5GWh,磷酸鐵鋰電池出貨量6.5-7.5GWh。儲能業務方面,約3GWh左右,環比增加50%。

億緯鋰能財報提及隨著新建產能持續釋放,為了滿足客戶需求,電池出貨規模增長較大,給予客戶一定信用空間,帶來應收賬款增加。

截至2022年9月30日,億緯鋰能應收賬款較2022年1月1日增長49.55%,達到74.8億元。此外,存貨相應增加,截至2022年9月30日,億緯鋰能存貨79.14億元,較2022年1月1日增長113.19%。

同其他動力電池廠商相比,億緯鋰能也受到上游原材料漲價的影響。財報披露,動力電池行業外部環境復雜多變,億緯鋰能強化供應鏈管理,積極開展上游供應鏈布局,一方面,確保原材料穩定供應,另一方面降低原材料采購成本。

同時,億緯鋰能繼續加強公司內部管理以及生產過程的管控,進一步提高生產線的稼動率和良品率,降低產品制造成本。截至2022年9月30日,億緯鋰能預付款項較2022年1月1日增長234.15%,達到18.41億元。 

億緯鋰能財報中披露了,2019年以來的多項主要合作,包括與以色列初創公司StoreDot Ltd、戴姆勒股份公司、上海瀚舜船務有限公司等關于提供動力電池的合作。

2021年,億緯鋰能先后與成都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惠州市人民政府、云南省玉溪市人民政府、匈牙利Debrecen(德布勒森市)政府子公司、博世,就50GWh 動力儲能電池項目、鋰資源產業鏈、新能源電池全產業鏈集群、建廠等內容展開合作。

億緯鋰能還計劃與四川省新能源動力股份有限公司、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資設立四川能投德阿鋰業有限責任公司。該合資公司產能為3萬噸電池級碳酸鋰和電池級氫氧化鋰產品的生產線。

除了財報披露的動態,億緯鋰能再度密集對上游供應鏈進行布局。

今年9月份以來,億緯鋰能先后與瑞福鋰業、貝特瑞(四川)新材料科技、荊門新宙邦進行股權收購或者增資,以對鋰電池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等動力電池上游產業加強把控。

據東吳證券估計,今年Q4以及明年,億緯鋰能業績將進一步提升。Q4出貨量或環比再增加20%,全年出貨30GWh(三元10GWh,鐵鋰20GWh,其中儲能出貨上修至10GWh)。 

2023年,東吳證券預計億緯鋰能出貨將達65-70GWh(鐵鋰45GWh+,三元軟包10GWh,三元方形+大圓柱10GWh),其中,儲能出貨預計30GWh,占比提升至40%+。大儲主要受益于華為、陽光電源、林洋能源等集成商拉動,產品銷售至國內及美國。

換言之,億緯鋰能業績還有更多上升空間。 

財報顯示,億緯鋰能加大對鋰電池主營業務研發投入,培養超過兩千人的研發團隊,建設研究院、多個實驗室、中試線。2022年1-9月,億緯鋰能研發投入14.32億元,同比增加55.01%。 

另外,在毛利率、凈利率方面。2021年Q3至2022年Q3五個季度,億緯鋰能毛利率分別是21.55%、17.11%、13.75%、15.96%、17.3%;凈利率分別是15.83%、13.5%、7.1%、9.56%、14.93%。 

與動力電池龍頭企業寧德時代相比,2022年1-9月寧德時代投入研發105.77億元,同比增長130.18%,是億緯鋰能的七倍之多。盡管億緯鋰能在不同類型鋰電池方面布局較全面,但在前沿電池研發領域,投入偏小。 

不過,與寧德時代毛利率、凈利率相比,億緯鋰能數據表現偶爾優于寧德時代。2021年Q3至2022年Q3五個季度,寧德時代毛利率分別是27.9%、24.7%、14.48%、21.85%、19.27%;凈利率分別是13.04%、15.29%、4.06%、11.97%、10.23%。尤其是今年Q3,億緯鋰能凈利率甚至超過了寧德時代。

“寧德時代目前處于瘋狂燒錢期,不斷買地,擴充產能,開支、開銷太大,造成寧德時代利潤有時偏低。”張翔說。

二、電子煙投資收益下降

與其他動力電池廠商投資布局不同。

億緯鋰能還涉足消費級鋰電池。據公開資料顯示,2014年,億緯鋰能收購麥克韋爾50.1%的股權,進入電子煙領域,2017年,又通過收購金能電池拓展消費領域。

消費級電池包括包括智能手環、TWS耳機、智能音箱、電子煙等等。此外,億緯鋰能還涉足智能物聯網、智能電表、ETC等領域。 

以電子煙領域為例,麥克韋爾作為最大的電子煙ODM廠商之一,麥克韋爾被外界稱為電子煙領域的“富士康”。其業務既包括B端企業,又有直接面向C端的自有品牌APV,而億緯鋰能為其提供鋰碳電池。2020年,麥克韋爾母公司思摩爾國際在香港上市,億緯鋰能持思摩爾國際32.02%的股權。

在2018年、2019年,電子煙野蠻生長時期,麥克韋爾的高增長為億緯鋰能貢獻了高凈利潤,一度占比達到億緯鋰能凈利潤的50%以上。

但是,近兩年國內電子煙行業迎來最強監管。今年10月1日起,占比最大的品類水果味電子煙正式禁售。

隨后,財政部、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日前聯合發布公告稱,自2022年11月1日起,將電子煙納入消費稅征收范圍,在煙稅目下增設電子煙子目。電子煙實行從價定率的辦法計算納稅。生產(進口)環節的稅率為36%,批發環節的稅率為11%。 

電子煙行業迎來重挫。 

受到疫情以及政策雙重影響,思摩爾國際業績下滑嚴重,2022年上半年凈利潤13.85億元,同比下降51.9%,投資損失直接拖累億緯鋰能凈利潤。2022年Q3,億緯鋰能財報披露,其對參股公司思摩爾國際控股有限公司投資收益同比下降幅度較大。

其實,早在今年4月,《關于促進電子煙產業法治化規范化的若干政策措施(試行)》發布后,億緯鋰能就發布公告稱,擬通過大宗交易方式擇機減持EBIL持有的不超過思摩爾國際股票的3.5%,以聚焦主營業務,優化資產結構。

相比之下,寧德時代布局、投資與動力電池相關性更強,涉及上游原材料、設備企業、前驅體、正極企業等,還通過控股、持股方式與汽車企業、動力電池企業展開合作。

盡管,億緯鋰能涉足電池領域范圍較廣,但隨著電子煙風口已過。曾經為億緯鋰能貢獻超高利潤的業務潛力有待重估,未來,億緯鋰能勢必要聚焦鋰電池以及儲能賽道,找到“第二增長曲線”。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億緯鋰能

4.1k
  • 億緯鋰能(300014.SZ):2025年一季報凈利潤為11.01億元
  • 從飛行汽車到機器狗,電池企業們試圖在車展上吸引更多流量 | 2025上海車展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億緯鋰能日子難捱?

處于動力電池企業第二集團軍,億緯鋰能生存空間幾何?

文 | DoNews 茜茜

編輯 | 李信馬

在寧德時代公布“史上最強”單季度業績報告后,其他動力電池廠商隨后也公布了2022年Q3業績。

近日,億緯鋰能公布2022年Q3業績,財報顯示,該季度億緯鋰能實現營收93.57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91.43%,環比增長14.22%;實現歸母凈利潤13.06億元,同比增長81.18%,環比增長55.93%;扣費凈利潤9.83億元,同比增長39.43%,環比增長29.44%。基本每股收益0.69元,同比增長81.58%。

億緯鋰能2022年Q3財報 圖片來源:億緯鋰能財報

2022年前三個季度,億緯鋰能實現營收242.83億元,同比增長112.12%;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6.66億元,同比增長20.30%。其中,本部業務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0.1億元,同比增長121.14%。

相比于寧德時代單季度實現過百億元營收,億緯鋰能單季度營收與其相差近十倍之多,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也相差七倍之多。在韓國調研機構SNE Research公布的2022年1-8月全球動力電池企業排名中,億緯鋰能更不在前十名之列。可見,即便在二線動力電池企業中,億緯鋰能的存在感也偏向弱。

不過,與其自身歷史業績相比,億緯鋰能業績超過市場預期。財報公布后的第一個工作日,10月27日,億緯鋰能開盤即漲。多家證券機構對其評級為“買入”、“推薦”,甚至是“強推”。

盡管億緯鋰能處于二線動力電池廠商行列,但其成立時間較早。據其官網介紹,億緯鋰能全稱惠州億緯鋰能股份有限公司,于2009年在深圳創業板首批上市,同時擁有消費電池和動力電池核心技術和解決方案,產品應用于物聯網、能源互聯網領域。

與寧德時代以及動力電池行業整體走勢基本一致,億緯鋰能在2021年12月底,股價達到最高點后,連續三年的高增長終止,今年股價走勢持續下滑。

江西新能源科技職業學院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究院院長張翔對DoNews表示:“億緯鋰能有合資背景,屬于動力電池企業中的第二集團軍。其特點在于在動力電池、儲能領域布局較全,包括三元鋰(圓柱、軟包、方形)、磷酸鐵鋰等均有布局,能規避風險。”

以三元鋰為例,東吳證券披露,軟包方面,億緯鋰能主要配套戴姆勒、現代、小鵬;大圓柱電池獲得成都大運定點,海外進入寶馬供應鏈;方形電池從2022年起,哪吒等客戶開始起量。

受到動力電池行業大環境影響,包括原材料漲價,億緯鋰能無法獨善其身。不過,與其他電池廠商相比,億緯鋰能又有其獨有的產品與投資特點。

張翔認為,億緯鋰能雖然屬于二線廠商,但比較穩健。可以預見,其短期之內不會有大幅增長,也不會面臨大幅度下滑。億緯鋰能在上下游也進行了相關投資,業務分布比較廣,汽車行業主要客戶有小鵬、吉利、三一等。

一、凈利率高過寧德時代

受到新能源汽車行業快速發展,動力電池需求上升影響,億緯鋰能出貨量增高。

財報顯示,億緯鋰能Q3出貨量約8-9GWh,其中三元鋰電池出貨量1.5GWh,磷酸鐵鋰電池出貨量6.5-7.5GWh。儲能業務方面,約3GWh左右,環比增加50%。

億緯鋰能財報提及隨著新建產能持續釋放,為了滿足客戶需求,電池出貨規模增長較大,給予客戶一定信用空間,帶來應收賬款增加。

截至2022年9月30日,億緯鋰能應收賬款較2022年1月1日增長49.55%,達到74.8億元。此外,存貨相應增加,截至2022年9月30日,億緯鋰能存貨79.14億元,較2022年1月1日增長113.19%。

同其他動力電池廠商相比,億緯鋰能也受到上游原材料漲價的影響。財報披露,動力電池行業外部環境復雜多變,億緯鋰能強化供應鏈管理,積極開展上游供應鏈布局,一方面,確保原材料穩定供應,另一方面降低原材料采購成本。

同時,億緯鋰能繼續加強公司內部管理以及生產過程的管控,進一步提高生產線的稼動率和良品率,降低產品制造成本。截至2022年9月30日,億緯鋰能預付款項較2022年1月1日增長234.15%,達到18.41億元。 

億緯鋰能財報中披露了,2019年以來的多項主要合作,包括與以色列初創公司StoreDot Ltd、戴姆勒股份公司、上海瀚舜船務有限公司等關于提供動力電池的合作。

2021年,億緯鋰能先后與成都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惠州市人民政府、云南省玉溪市人民政府、匈牙利Debrecen(德布勒森市)政府子公司、博世,就50GWh 動力儲能電池項目、鋰資源產業鏈、新能源電池全產業鏈集群、建廠等內容展開合作。

億緯鋰能還計劃與四川省新能源動力股份有限公司、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資設立四川能投德阿鋰業有限責任公司。該合資公司產能為3萬噸電池級碳酸鋰和電池級氫氧化鋰產品的生產線。

除了財報披露的動態,億緯鋰能再度密集對上游供應鏈進行布局。

今年9月份以來,億緯鋰能先后與瑞福鋰業、貝特瑞(四川)新材料科技、荊門新宙邦進行股權收購或者增資,以對鋰電池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等動力電池上游產業加強把控。

據東吳證券估計,今年Q4以及明年,億緯鋰能業績將進一步提升。Q4出貨量或環比再增加20%,全年出貨30GWh(三元10GWh,鐵鋰20GWh,其中儲能出貨上修至10GWh)。 

2023年,東吳證券預計億緯鋰能出貨將達65-70GWh(鐵鋰45GWh+,三元軟包10GWh,三元方形+大圓柱10GWh),其中,儲能出貨預計30GWh,占比提升至40%+。大儲主要受益于華為、陽光電源、林洋能源等集成商拉動,產品銷售至國內及美國。

換言之,億緯鋰能業績還有更多上升空間。 

財報顯示,億緯鋰能加大對鋰電池主營業務研發投入,培養超過兩千人的研發團隊,建設研究院、多個實驗室、中試線。2022年1-9月,億緯鋰能研發投入14.32億元,同比增加55.01%。 

另外,在毛利率、凈利率方面。2021年Q3至2022年Q3五個季度,億緯鋰能毛利率分別是21.55%、17.11%、13.75%、15.96%、17.3%;凈利率分別是15.83%、13.5%、7.1%、9.56%、14.93%。 

與動力電池龍頭企業寧德時代相比,2022年1-9月寧德時代投入研發105.77億元,同比增長130.18%,是億緯鋰能的七倍之多。盡管億緯鋰能在不同類型鋰電池方面布局較全面,但在前沿電池研發領域,投入偏小。 

不過,與寧德時代毛利率、凈利率相比,億緯鋰能數據表現偶爾優于寧德時代。2021年Q3至2022年Q3五個季度,寧德時代毛利率分別是27.9%、24.7%、14.48%、21.85%、19.27%;凈利率分別是13.04%、15.29%、4.06%、11.97%、10.23%。尤其是今年Q3,億緯鋰能凈利率甚至超過了寧德時代。

“寧德時代目前處于瘋狂燒錢期,不斷買地,擴充產能,開支、開銷太大,造成寧德時代利潤有時偏低。”張翔說。

二、電子煙投資收益下降

與其他動力電池廠商投資布局不同。

億緯鋰能還涉足消費級鋰電池。據公開資料顯示,2014年,億緯鋰能收購麥克韋爾50.1%的股權,進入電子煙領域,2017年,又通過收購金能電池拓展消費領域。

消費級電池包括包括智能手環、TWS耳機、智能音箱、電子煙等等。此外,億緯鋰能還涉足智能物聯網、智能電表、ETC等領域。 

以電子煙領域為例,麥克韋爾作為最大的電子煙ODM廠商之一,麥克韋爾被外界稱為電子煙領域的“富士康”。其業務既包括B端企業,又有直接面向C端的自有品牌APV,而億緯鋰能為其提供鋰碳電池。2020年,麥克韋爾母公司思摩爾國際在香港上市,億緯鋰能持思摩爾國際32.02%的股權。

在2018年、2019年,電子煙野蠻生長時期,麥克韋爾的高增長為億緯鋰能貢獻了高凈利潤,一度占比達到億緯鋰能凈利潤的50%以上。

但是,近兩年國內電子煙行業迎來最強監管。今年10月1日起,占比最大的品類水果味電子煙正式禁售。

隨后,財政部、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日前聯合發布公告稱,自2022年11月1日起,將電子煙納入消費稅征收范圍,在煙稅目下增設電子煙子目。電子煙實行從價定率的辦法計算納稅。生產(進口)環節的稅率為36%,批發環節的稅率為11%。 

電子煙行業迎來重挫。 

受到疫情以及政策雙重影響,思摩爾國際業績下滑嚴重,2022年上半年凈利潤13.85億元,同比下降51.9%,投資損失直接拖累億緯鋰能凈利潤。2022年Q3,億緯鋰能財報披露,其對參股公司思摩爾國際控股有限公司投資收益同比下降幅度較大。

其實,早在今年4月,《關于促進電子煙產業法治化規范化的若干政策措施(試行)》發布后,億緯鋰能就發布公告稱,擬通過大宗交易方式擇機減持EBIL持有的不超過思摩爾國際股票的3.5%,以聚焦主營業務,優化資產結構。

相比之下,寧德時代布局、投資與動力電池相關性更強,涉及上游原材料、設備企業、前驅體、正極企業等,還通過控股、持股方式與汽車企業、動力電池企業展開合作。

盡管,億緯鋰能涉足電池領域范圍較廣,但隨著電子煙風口已過。曾經為億緯鋰能貢獻超高利潤的業務潛力有待重估,未來,億緯鋰能勢必要聚焦鋰電池以及儲能賽道,找到“第二增長曲線”。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滨州市| 洪洞县| 镇康县| 磐安县| 永靖县| 阿勒泰市| 遵义县| 奎屯市| 凌源市| 鸡西市| 泰来县| 利川市| 漯河市| 峡江县| 平和县| 古浪县| 桐乡市| 砀山县| 太和县| 黑山县| 天津市| 金山区| 盱眙县| 定州市| 乌什县| 县级市| 永德县| 池州市| 丰宁| 绥阳县| 绍兴市| 察雅县| 岑巩县| 黄石市| 永靖县| 如东县| 吴旗县| 宁都县| 华池县| 昌乐县| 皮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