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近期對固態電池、鈉離子電池的傳言均為不實信息
11月22日,針對市場有關比亞迪在相關電池領域動作的傳聞,比亞迪官方表示,“近期對固態電池、鈉離子電池的傳言,經向公司確認后,均為不實信息”。近日,行業盛傳“比亞迪全固態鋰電池在重慶生產即將裝車試驗”、“比亞迪鈉電也開始進入電池工況測試階段”等消息。
奧迪一汽新能源工廠實現暖封閉,新車將于2024年底投產
11月22日,貝殼財經稱,奧迪一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實現暖封閉,比原計劃的任務節點提前一個月。奧迪負責生產和物流的董事葛惟柯表示,奧迪一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將引進奧迪PPE純電平臺,將基于PPE平臺專為中國市場打造奧迪A6 e-tron和奧迪Q6 e-tron系列等在內的三款車型,新車將于2024年底投產。
蔚來與中國海油首批合作換電站正式上線
11月22日,蔚來與中國海油首批合作換電站于G94珠三角環線高速中海油荔城服務區(花都和番禺方向)正式上線運營。蔚來與中國海油首批合作站上線將進一步加密大灣區城市群高速換電網絡,為用戶帶來更加便捷的加電體驗。
通用中國:2025年推15款以上奧特能純電車型 武漢工廠即將投入運營
11月22日,通用中國發布消息稱,通用汽車武漢奧特能工廠將于今年年底投產,將為國產奧特能平臺車型裝配專屬電池模組及電驅系統。作為通用汽車的新一代智能純電動車專屬平臺,到2025年,通用中國計劃在中國市場推出15款以上基于奧特能平臺的車型;未來5年則將有超過10款該平臺國產車型上市。
馬自達同遠景動力達成電池供應協議
11月22日,馬自達發布中期經營計劃顯示,馬自達已同遠景動力達成供應協議,以在增加日本國內電動汽車產量的同時,確保電動汽車電池的穩定供應。遠景動力全球CEO松本昌一于近期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預計到2026年,遠景動力全球規劃產能將達到400GWh,并計劃實現15%的動力電池全球市場份額目標。
北京頒發自動駕駛“前排無人”測試許可,百度、小馬智行等企業獲準
11月22日,北京市智能網聯汽車政策先行區11月21日頒發自動駕駛無人化第二階段測試許可,百度、小馬智行等企業成為首批獲準在北京開啟“前排無人,后排有人”的自動駕駛無人化測試資格的企業。
大摩:汽車芯片短缺不再,瑞薩與安森美削減Q4測試訂單
11月22日,摩根士丹利在最新發布的報告中指出,從半導體晶圓代工后段制程的最新調查中得知,部分車用半導體供應商,包括瑞薩半導體、安森美半導體等,目前正在削減一部分第4季的芯片測試訂單,顯示車用芯片缺貨不再。
芯片持續短缺,豐田12月全球生產計劃減少至75萬輛
11月22日,豐田宣布,2022年12月全球計劃產量約75萬輛,與11月生產計劃及去年12月實際生產產量相比,約減少6%。由于車用芯片短缺依然持續,豐田日本國內3座組裝工廠的部分生產線將實施停工。
韓國“現代化汽車搖籃”成歷史,誕生已60年的富平第二工廠將關停
11月22日,韓國《亞洲日報》稱,26日,被視為韓國“現代化汽車搖籃”的韓國通用富平第二工廠將正式停工并關閉,徹底退出歷史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