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記者 | 馮雨晨
在披露大股東清倉式減持后,合盛硅業(603260.SH)股價11月30日大跌6.69%。與此同時,合盛硅業公告向實控人定增70億元的申請獲批,羅氏家族對合盛硅業控制權進一步加強。
股價過山車
11月29日晚間,合盛硅業公告,第四大股東富達實業公司(簡稱“富達實業”)因自身資金需求,計劃在未來6個月內減持合盛硅業不超過6444.99萬股,即不超過總股本的6%。
截至公告日,富達實業持有合盛硅業共計6534.13萬股(占總股本的6.08%),本次減持后,富達工業幾乎清倉合盛硅業。若按11月30日收盤價計算,富達實業本次減持套現額將近57.62億元。
清倉并非一蹴而就,富達實業為合盛硅業首發上市時的第二大股東,最初持有合盛硅業1.65億股(占總股本的24.62%)。自2018年10月解禁以來,富達工業一路減持,今年4月至9月,富達工業剛減持完2043.13萬股(占總股本的1.9%)。
股價表現上,去年8月,合盛硅業股價一路飆升,2021年9月14日達到歷史最高價259.80元/股巔峰,市值一度突破2500億大關。此后,合盛硅業股價開啟漫長陰跌。
今年4月跌至69.33元/股后,8月回調至年內最高價153.8元/股,11月再跌破百元關卡,截至11月30日,合盛硅業報收89.4元/股,市值1028億元。
工業硅價格回歸冷靜
合盛硅業主要從事工業硅及有機硅等硅基新材料產品的研發、生產及銷售。股價坐上過山車,和工業硅價格起伏密切。
去年8月至9月,工業硅價格暴漲,市場價格一度攀升至6.7萬元/噸水平附近,進入10月,工業硅行情大幅跳水,市場價格下跌至2萬元/噸左右。
反映到業績上,2021年合盛硅業業績翻倍式增長,當年盈利82.12億元,同比增長484.74%。而今年前三季度,合盛硅業合計凈利潤45.54億元,同比減少9.17%,三個季度僅實現去年全年一半利潤。
價格暴漲之后,工業硅行業整體庫存持續累積,硅價依然處在區間震蕩之中。11月25日的業績交流會上,投資者對第四季度業績關切,合盛硅業董秘龔吉平回應“旺季不旺”時表示,目前進入“枯水期”,云南、四川等地的工業硅產能已經開始減少,部分硅廠減產;整體下游需求受能源危機和經濟下滑等多方面的影響,無論是國內鋁合金、有機硅需求,還是國外出口都較為低迷。
在行業回歸“冷靜”和富達工業步步清倉的同時,合盛硅業的實控人羅氏家族進一步加強對合盛工業的控制。
實控人70億元包攬定增
同在11月29日晚間,合盛工業公告,其向實控人增發的申請獲證監會核準批復。
按此前披露,該次定增發行數量不超過1.08億股,發行價格64.79元/股,即募資不超過70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用于補充公司流動資金。
其中,羅燚、羅燁棟分別認購35億元。羅燚、羅燁棟為合盛硅業股東、實際控制人,同時,羅燚擔任公司副董事長,羅燁棟擔任公司董事、總經理。
合盛硅業的羅氏家族“架構”為,羅燚直接持有1.39億股(占總股本的 12.89%);羅燁棟直接持有1.25億股(占總股本的11.67%)。實控人羅立國(羅燚、羅燁棟之父)直接持有1055.88萬股(占總股本的0.98%); 控股股東寧波合盛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合盛集團”)持有公司5.47億股(占總股本的50.89%),羅燚、羅燁棟及其羅立國合計持有合盛集團100%股權。
羅氏家族控制著合盛硅業76.43%的股權,若定增完成,羅氏家族對合盛硅業控制將進一步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