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記者 王詩涵
又一家公司跨界光伏行業,擬進軍的還是新一代電池環節。
1月9日晚間,仕凈科技(301030.SZ)發布公告稱,與安徽宣城寧國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簽訂投資合作協議書,擬斥資不超過112億元,建設一項年產24 GW高效N型單晶TOPCon的光伏電池項目,其中固定投資90億元。
項目將分兩期建設,一期擬建設年產18 GW高效N型單晶TOPCon太陽能電池項目,計劃總投資75億元,將于今年4月開工,11月建成投產。
該公司稱,一期項目全面達產后,預計可實現年銷售收入約200億元,稅收6億元以上。二期則將建設年產6 GW高效N型單晶TOPCon太陽能電池項目,待一期達產后適時推進。
這一年銷售收入約為該公司2021全年營收的25倍。2021年,該公司營收7.94億元,凈利潤5818.86萬元。
仕凈科技成立于2005年,2021年7月在深交所創業板首發上市,主要從事制程污染防控設備、末端污染治理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是一家光伏行業的配套設備商。
制程污染防控設備是指處理產品制造工藝流程中所產生的各類復雜污染物(NOx、酸堿廢氣、特氣危氣、VOCs、粉塵和廢水等)的環保設備,可應用于光伏、半導體、精細化工、汽車制造等精密制造業。仕凈科技有自主研發的LCR液態催化劑脫硝技術,為目前光伏制程污染治理的龍頭公司。
仕凈科技稱,上述項目投產后,其將以高效N型TOPCon太陽能電池為主營產品,從事光伏板塊業務。這意味著該公司將進行轉型。
上述巨額投資款,近乎是仕凈科技市值的兩倍,其當前的資產情況能否負擔跨界投資,是市場擔心的問題。
截至1月10日午間收盤,仕凈科技股價報43.72元/股,上漲1.34%,總市值58.29億元。
財報顯示,截至2022年9月底,該公司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僅有3.21億元;總資產為32.75億元,負債合計21.71億元,負債率超六成。
2019-2021年,該公司業績呈下滑態勢,凈利潤分別為6478.34萬元、6140.80萬元和5818.86萬元。2022年1-9月,該公司共實現營收10.43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14.96%;實現凈利潤5827.69萬元,同比增長75.67%。
仕凈科技稱,項目資金來源包括但不限于以自有資金、金融機構借款或其他融資方式,同時地方政府也會給予有力的政策支持。
作為熱門投資賽道,光伏行業不缺乏新的入局者。據界面新聞不完全統計,2022年1-9月,約有超25家非光伏主業上市公司先后宣布涉足光伏領域,原主營業務包括房地產、生豬養殖、建筑、乳業、醫療等,其中不乏原賽道中的龍頭企業。
PERC電池提效面臨瓶頸,以TOPCon、HJT為主的N型電池技術,已成為下一代光伏電池的主流發展方向。其中,ToPCon電池當前風頭正盛,吸引了多家上市公司競相跨界布局。
2022年12月22日,海源復材(002529.SZ)公告稱,擬在安徽省滁州市全椒縣投資新建光伏產業基地,其中包括一期建設10 GW的TOPCon光伏電池項目,投資約44.7億元。
11月29日,橫店東磁(002056.SZ)公告稱,擬在四川省宜賓市敘州區設立子公司,并分三期投資建設年產20 GW新型高效電池項目,總投資約100億元。其中,一期和二期均計劃投建年產6 GW的TOPCon光伏電池項目,每期總投資約30億元。
此外,還有林洋能源(601222.SH)、沐邦高科(603398.SH)、皇氏集團(002329.SZ)也均在去年宣布了TOPCon光伏電池項目的投建計劃,所涉總投資額均達百億元。
對于賽道新玩家,由于缺乏技術儲備,如何提高產品合格率及降低成本將是一大挑戰,巨額投資也可能帶來較大的流動性和行業風險。
仕凈科技在公告中表示,考慮到未來市場和經營情況存在一定不確定性,本次投資存在一定的市場風險、建設風險和經營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