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聚美麗 August
2月14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公布了《關于15批次化妝品檢出禁用原料的通告》。
據通告顯示,在2022年國家化妝品監督抽檢工作中,經上海市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等單位檢驗,產品標簽標示為委托方濟南赤道經貿有限公司、被委托方廣州市碧瑩化妝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韓聖伊薰衣草祛痘原漿液等15批次化妝品,檢出《化妝品安全技術規范(2015年版)》中規定的禁用原料。
圖源: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
其中,上述標簽標示名稱為清詩帕潤凈潔發乳等2批次化妝品檢出禁用原料的同時,還存在甲基氯異噻唑啉酮和甲基異噻唑啉酮與氯化鎂及硝酸鎂的混合物(甲基異噻唑啉酮為3:1)檢出結果不符合規定的問題。
此次被通報的15批次化妝品主要因為含有環丙沙星、克林霉素、西咪替丁、甲基氯異噻唑啉酮、三氯生、地索奈德等禁用原料,其品類主要涉及祛痘、潔面、洗護發、面部精華、染發等。具體名單如下:
據了解,這些禁用原料因對人體有以下危害,被列為嚴禁添加成分:
1)環丙沙星是一種抗菌藥物,用量大可出現惡心、嘔吐、腹瀉等胃腸道反應;
2)克林霉素和地索奈德屬于糖皮質激素類物質,長期使用含有糖皮質激素的化妝品可能導致面部皮膚產生黑斑、萎縮變薄等問題,還可能出現激素依賴性皮炎等后果;
3)西咪替丁則是被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加入了致癌物清單;
4)甲基氯異噻唑啉酮是一種殺菌防腐劑,在藥物介紹中顯示,其與皮膚接觸可能致敏;
5)三氯生雖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但長期攝入會增加甲狀腺癌,前列腺癌等疾病風險;
公告中還披露,這15批次的違規產品大部分來源于線下化妝品店和美發店、快手店鋪,所有產品均為廣東生產。
除了此次被通報的15批次檢出禁用原料,據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顯示,在今年年初還有同樣因檢出禁用原料被通告的8批次、13批次和19批次通告。截止目前,共有55批次化妝品上了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黑榜,值得注意的是,所有批次中,廣東為重災區。
圖源: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
根據《化妝品安全技術規范(2015年版)》規定,今年前三起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抽檢的禁用原料案例細節如下:
在1月11日通告的廣州名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雅巖朵美祛痘精華液等8批次化妝品,主要涉及精華、洗發水、指甲油。此次檢測出的禁用原料分別為地塞米松、克林霉素、氧氟沙星。
在同月的19日,標簽標示為委托方廣州彰彩保健化妝品有限公司、生產方廣州溫達精細化工有限公司生產的溫達黑發露等13批次化妝品,檢出鄰氨基苯酚、氯倍他索丙酸酯、克林霉素、林可霉素、地索奈德、三氯生、氟米松等禁用原料,同時有一批次還存在產品成分比對不符合規定的問題。
在2月10日,標簽標示為生產企業廣州尚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銷商廣州永九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尚品美白祛斑精華霜等19批次化妝品,Brimles泡泡染發劑(灰色)的產品檢出禁用原料的同時,還存在產品成分比對不符合規定的問題;標簽標示名稱為古瀾軒秀檸檬溫和控油洗發液等4批次化妝品檢出禁用原料的同時,還存在甲基氯異噻唑啉酮和甲基異噻唑啉酮與氯化鎂及硝酸鎂的混合物(甲基氯異噻唑啉酮:甲基異噻唑啉酮為3:1)檢出結果不符合規定的問題。
而在這四次披露的涉嫌禁用原料的產品中,洗護發、染發產品是出現最為頻繁的品類,大部分產品名稱使用了“去屑”、“止癢”關鍵詞、共涉及20款產品。另外,還涉及面部精華、面膜、面霜、潔面等品類,名稱大多使用了“祛痘”關鍵詞,此外,指甲油也是常見品類。
2023年開年兩個半月,國家藥監局展開了一系列的嚴查,從這些行動中也可以看出藥監局對于化妝品行業的監管的“零容忍”態度,請勿挑戰法律法規的底線。
在未來,對禁用原料的抽檢會越來越嚴苛,企業方除了自我整改,也該對法律法規有更清晰的認知。
參考資料: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
責任編輯:Lucky
來源:聚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