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伍洋宇
北京時間2月27日,小米在2023MWC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正式發布小米無線AR眼鏡探索版。
據介紹,該AR眼鏡采用無線連接方案,背后是無線分布式計算,小米將自研的高速互聯總線應用于手機與AR眼鏡的連接上。依靠該低延遲通信鏈路及高通驍龍Spaces,手機與眼鏡通信延遲低于3ms,全鏈路延遲低至50ms。
新款AR眼鏡更加重視整機的輕量化設計,在用材上使用了鎂鋰合金、碳纖維件、自研硅氧負極電池等輕質材料,整機重量為126g。對于校準眼鏡重心、鏡腿間距、夾持角度、鼻托等涉及佩戴體驗的細節,小米表示已基于數萬人頭數據進行研發。
顯示屬性是小米在這款新品的研發上想要強調的一個方面。據了解,小米將在手機和平板上已成熟應用的“視網膜級別顯示技術”也應用到了AR眼鏡上。在視網膜屏幕概念中,當PPD(角分辨率)接近60時,人眼幾乎感覺不到顆粒感,而這款小米無線AR眼鏡的PPD為58。
具體而言,小米采用了由一對MicroOLED屏幕與自由曲面導光棱鏡組成的自由曲面光學模組。導光棱鏡可讓AR眼鏡減少光線損失,達到最高1200nit的入眼亮度。此外,該款AR眼鏡還搭配了電致變色鏡片,可適應不同光環境。
作為AR眼鏡產品需要格外注重的操作與交互問題,小米對這款產品加入了“微手勢”交互設計。其具體操作方式是,用戶將一只手伸到眼的前方,手心向內、手掌橫置,此時AR眼鏡會以用戶中指的中間關節作為方向鍵原點,以周圍區域作為四向方向鍵,用戶用大拇指上下、左右擺動,可以實現應用界面的相應滑動。據悉,該功能是通過一顆低功耗AON攝像頭實現的。
此外,小米無線AR眼鏡支持大屏應用生態,微博、抖音、嗶哩嗶哩等應用可以直接通過該AR眼鏡進行投放,支持智能家居功能的電視畫面也可利用該產品“抓取”到眼前。
目前,小米無線AR眼鏡已支持小米13系列機型,支持3種尺寸的鼻托、近視夾片;在軟件生態方面,支持高通驍龍Spaces、OpenXR以及微軟MRTK開發框架。
事實上,小米在去年8月也曾發布一款“米家眼鏡相機”,由小米生態鏈公司蜂巢科技研發,不過相較于“AR眼鏡”概念,該產品更突出“眼鏡相機”的定位,上線小米商城后產品零售價2699元,眾籌價2499元。
對于小米新款無線AR眼鏡的售價、是否公開發售,以及是由小米自研還是與生態鏈公司合作研發,目前還無從得知,但據界面新聞記者了解,蜂巢科技并未參與到這款產品當中。
可以肯定的是,在獲得全球關注的MWC上追加發布無線AR眼鏡(此前已舉辦小米13系列海外發布會),表明小米布局AR市場的計劃已然更加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