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景網娛
“我控制不住自己的雙手”“每次醒來都會為自己昨晚的行為懊悔不已”……這并不是普法頻道中犯罪分子面對鏡頭的懺悔,而是當下不少年輕人的心聲。
三年疫情加速線上業務推進的同時,也為不少人帶上“電子鐐銬”,讓網絡成為人體器官的某種延伸,并由此誕生出焦慮、憤怒等負面情緒。面對這種似乎無解的局面,國內卻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主動選擇“退網”。
他們故意選擇那些深藏在舊貨市場中無人問津的百元機,這些手機甚至無法流暢使用微信等常用工具,通過不斷給自己找“不痛快”達到戒網目的。對網絡的“斷舍離”,開始將年輕人的精力從屏幕前拉回到現實生活中。
01、每一部老年機背后都藏著一種無奈
《2022年移動狀態報告》透露:中國人平均每天用機時長接近5小時,手機已成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國人使用手機時長已經能輕松擠進全球前十。其中以短視頻、社交、游戲等應用占據手機使用量前三。根據中國青年報的大規模調研,62.8%的大學生每天玩手機的時間超過6小時。還有15.6%的人表示自己每天玩手機的時間在10小時以上,甚至超過睡覺時間。
移動互聯網誕生以來,廠商不斷想方設法優化算法增加用戶停留時間,同時過去三年的疫情也讓人們更依賴遠程工具。根據北京大學互聯網發展研究中心聯合360集團發布的《中國大安全感知報告(2021)》顯示,有超過五成網友已經開始想要逃離網絡、遠離手機。
“花為什么是香的、草為什么是綠的、螺螄粉為什么是臭的,并不是因為屏幕。”在豆瓣中,一個名為“遠離屏幕計劃”的小組已經有41237人參與,他們主張“有意識的放下這些配置著屏幕的工具,回到三維的空間去”。其中不少人或出于焦慮、或因為失眠、或因為面臨考研等而對當下狀態并不滿意,從而開始主動尋求數字戒斷。
如今在電商平臺,針對年輕人的“戒網手機”甚至形成了特定門類。比如全鍵盤的黑莓手機,又或者是墨水屏幕手機,亦或是老版的諾基亞……這些早已退出歷史階段的“電子垃圾”,如今被店家標上“搶回自己的時間,自律的人活該成功!”這樣的標簽,正成為年輕人的新寵。
02、逃離不可恥且有用
遠離網絡,真的能讓自己過得更幸福么?
在“遠離屏幕計劃”小組中,不少人都分享了自己的真香時刻,比如原本論文需要一個月完成,但戒斷后一周就完成了;又或者只用備機進行必要聯系,專注于考研最終考取到心儀學校。
英國巴斯大學健康系的研究人員開展隨機控制實驗表明:停用社交媒體一周,可以顯著提升人的幸福感,而且抑郁和焦慮的情況也能明顯得到改善。“對幸福感的測量也從平均46分提高到了近56分,增幅超過20%。這些發現強調了停用社交媒體可能對人身心健康所產生的積極影響。”
但毫無疑問的是,這種幸福感并不牢固。因為相比于互聯網帶給人的刺激感,現實世界的反饋雖然更為真實,但卻不會立刻見效。
苦讀1年上岸,相比于當下刷5分鐘短視頻,顯然是后者帶來的快樂更為實在。《上癮五百年》中提到:“癮品貿易盛行于一個饑渴心靈取代了饑餓肚皮的世界。日子過的無聊痛苦的人比忙碌滿足的人更容易想要轉換精神狀態,就像被囚禁的動物也遠比野外自由的動物更容易去食用麻醉劑。”
簡單來說,因為無所事事或者事情并不緊迫,才會讓年輕人有時間去對網絡上癮。手機等智能設備固然方便了生活,但也帶來了和藥物上癮一樣的“行為上癮”。
03、斷網是退無可退的最后手段
為了與自制力做抗爭,這一代年輕人并不容易,既要不斷喝成功學雞湯,還要提防各類電子設備上各類吸引人的標題和內容,而斷網則是迫不得已的手段。
中國國際發展知識中心發布《全球發展報告》指出,2020年全球互聯網流量相比十年前增長15.9倍。但伴隨著數據的攀升,人們獲取信息卻并沒有更為便利。明顯的特征便是,訂閱制經濟在信息過載的今天反而開始呈現出向上的態勢。
根據《華盛頓郵報》報道,目前價值約6500億美元的訂閱經濟將在2025年翻一番,達到1.5 萬億美元。背后顯示出來的,便是一種“我已經疲于應對如此復雜的信息流”的心態。而訂閱制很好的幫人們解決了這種“選擇困難”,這種商業模式相比于以“刷下去停不下來”為目標設定的AI算法更顯得珍貴。
不管是訂閱制經濟的復興,還是老年機銷售量的增加,背后展現出來的其實是當下大眾開始對信息資訊的倦怠性。造成這種趨勢的關鍵原因在于網絡開始越界,從單純提供信息的工具逐漸轉變為一種讓人沉溺其中的陷阱。
對于年輕人而言,想要完成一件事相比于以往變得更難,你的手機、手表、iPad都在不斷吸引你點擊,全世界都在阻撓你。而斷網,則是年輕人躲無可躲的最后手段。
04、如果注意力也會成為一種生意
在某種意義上,生活在當下的年輕人,可以想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但同時也做不好任何一件事。
正如美國作家卡爾·紐波特《數字極簡主義》中提到:“煙草公司只想要你的肺,蘋果應用商城想要的卻是你的靈魂。”其想表達的便是,當下商業巨頭對于注意力的爭奪,已經讓不少年輕人忘記自己出發的目的是什么。
買老年機的年輕人,其實也知道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其實只有一步:那就是立刻熄滅屏幕。
正如《手機大腦》中提到的一樣:集中注意力是現代社會最值得珍視的稀缺品。如果年輕人能夠抵得住誘惑,那就自然撐不起抖音這樣市值萬億的公司了。
但最為關鍵的其實是,在面對年輕人“數字斷戒”這樣的趨勢下,我們又該如何思考網絡究竟是方便我們獲取信息資訊還是讓我們更加深陷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