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莊鍵
4月15日,上海動力電池循環利用中心有限公司揭牌成立,這是上海首家產學研一體化的動力電池無害化處理企業。
上海動力電池循環利用中心由上海報業集團、上海城投(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市環境科學院、上海安亭實業發展有限公司等投資方共同出資成立。
該中心選址上海嘉定區安亭鎮國際汽車城產業園,業務主要集中于動力電池回收、原材料再造以及材料再生、電池包梯次利用,覆蓋動力電池全生命周期的價值鏈。
今年6月,該中心將建成第一條動力電池梯次利用生產線;另一條動力電池資源再生打粉生產線計劃今年9月建成。兩條產線經過試生產和調試后,預計于明年1月正式投產。
上海動力電池循環利用中心董事相明輝介紹稱,上海是國內最大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和消費地區,廢舊電池數量逐年增加,合理的利用和處置將成為一個重要問題。
截至2022年底,上海新能源汽車保有量94.5萬輛,在全球城市里排名第一。

上海市經濟信息化工作黨委書記程鵬表示,上海正在從回收網絡、管理平臺、標準體系、商業探索四個方面加快動力電池回收體系建設。上海動力電池循環利用中心的成立,進一步提高了動力電池屬地化、無害化處理能力。
今年2月,上海市政府發布《上海市“無廢城市”建設工作方案》,明確提出上海市將建設動力電池全產業鏈溯源和管理回收利用網絡,落實汽車生產廠商和動力電池供應商主體責任,拓展廢舊動力電池梯次應用,推進退役動力電池循環利用技術、工藝、裝備、產業聚集發展。
上海動力電池循環利用中心回收的電池,主要來自通信運營商和新能源汽車的退役電池。“通過對動力電池的回收利用,能夠實現金屬資源的有效循環,緩解國內資源供給約束,保障產業鏈安全。”相明輝稱。
上海動力電池循環利用中心的技術團隊來自西安交通大學、華東師范大學、上海大學等科研院所,他們在放電工藝、物理拆解、真空分離、污染防控等方面擁有核心技術專利和專有成套設備,并且在企業運營管理、生態環保及資源化生產項目實施等方面擁有豐富經驗。
上海動力電池循環利用中心技術團隊技術總監楊國銳稱,該中心將對梯次利用電池采取終身監測和終身質保,改變傳統電池梯次利用行業的無序狀態。他解釋稱,在傳統電池梯次利用過程中,通常不知道電池的具體來源,也不清楚它們的最終去向,整個生命周期處于一個黑盒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