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躋身全球銷量前三,韓系車如何在中國市場重新崛起?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躋身全球銷量前三,韓系車如何在中國市場重新崛起?

韓系車真得不行了嗎?

文|能鏈研究院  

8月25日,為期10天的2023(第二十六屆)成都車展正式拉開帷幕,本屆車展電動化、智能化、市場細分化趨勢愈發明顯,新能源車可謂絕對主角。

“中國已成為名副其實的新能源汽車強國。”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近日在比亞迪第500萬輛新能源汽車下線儀式上表示。

毫無疑問,中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增長最快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不僅如此,今年中國半年度汽車出口也首次超越日本,躍居世界首位。

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增長率有多可怕?

中汽協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1-7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達到459.1萬輛和452.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40%和41.7%。預計2023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到900萬輛,同比增長約35%,年度滲透率有望達到36%。

如今,最火熱的汽車品牌當屬比亞迪、特斯拉和蔚小理等造車新勢力。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你還會想起日韓系車嗎?特別是叫得上名的日韓系新能源汽車。

據乘聯會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中國乘用車市場韓系車累計零售銷量7.9萬輛,同比減少17.2%,市場份額不及2020年一半。韓國汽車業聯合會發布數據顯示,2021年韓系車在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中國的市場份額只有1.6%。

業內人士對此表示,我國新能源自主品牌的加速崛起是韓系車遇冷的主要原因,主攻中低端市場的韓系車企,夾在特斯拉與眾多體驗和性價比極高的自主新能源品牌之間,生存空間受到很大擠壓。

韓系車真得不行了嗎?

非也,人家不僅活得挺好,今年來還刷新多項歷史紀錄。

所謂墻內不香,墻外香。據韓國汽車業聯合會數據,雖然在中國的市占率不足2%,但是在歐美市場,韓系車勢頭仍勁,在美國、歐洲、墨西哥、巴西等地,韓系車的市占率分別達到了10.7%、9.4%、12.0%和9.7%。

今年上半年,以起亞、現代為首的韓國車企在全球出口價值達到357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大漲46.6%,創韓國史上同期最高出口額紀錄。

現代汽車二季度財報顯示,其第二季度營業利潤4.24萬億韓元,較去年同期增長42.2%,創下新高。現代汽車集團旗下的起亞公司也實現業績大漲,二季度營業利潤約3.4萬億韓元,營業利潤同比增加52.3%;凈利潤2.8萬億韓元,同比增加49.8%,多項業績刷新單季紀錄。

2022年,韓國車企在國內的銷量一度降至9年來最低水平,但放眼全球,2022年現代汽車集團全年汽車銷量達到約685萬輛,僅次于豐田和大眾,躋身全球汽車銷量前三,歷史全球銷量接近1.5億輛。可以說,除了中國市場外,以現代和起亞為代表的韓系車在國際市場中十分具有競爭力。

你可能會認為韓系車的主要競爭力是油車,但事實是,韓系新能源車在海外的銷售勢頭非常好。

現代汽車集團近日表示,今年一季度,旗下現代汽車和起亞的電動汽車全球銷量同比增長49.7%,達到13.55萬輛。其中,海外銷量同比大增93.4%,達到10.45萬輛。

具體車型來看,現代汽車的純電動車IONIQ 5銷量2.35萬輛,同比翻番,IONIQ6賣出1.5萬輛;捷尼賽思品牌的首款純電動SUV GV60賣出2616輛,G80電動版為477輛。起亞方面,純電動EV6售出2.19萬輛,Niro(極睿)電動版為1.92萬輛。

據英國媒體報道,英國大城市除了BBA、保時捷、路虎依舊多之外,現代IONIQ 5出現頻率極高。“在路上見到電動車,感覺四臺電動車中,就有一臺是現代IONIQ 5,據說在中國香港,現代IONIQ 5也賣得不錯。”剛從英國出差回來的李先生告訴能鏈研究院。

韓系車在打什么算盤?

事實上,近年現代汽車集團在電動汽車生產方面的投入并沒有落下。

今年4月,現代汽車集團設定了“力爭成為世界三大電動車生產商之一”的目標,現代汽車CEO張在勛6月宣布,未來10年,現代汽車將確保109.4萬億韓元大規模投資,其中35.8萬億韓元(約合268億美元)將用于電動汽車領域投資。

據悉,未來3年,北京現代也將加快引入全球暢銷的純電動車品牌,在國內投放4-5款純電車型產品,力爭其電動車產品國內年銷達到20萬輛,成為國內合資品牌電動車市場的“領頭羊”。起亞也表示,即將在中國每年投放新車,到2027年共計推出6款純電車型。

顯而易見,盡管目前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已是群雄逐鹿的場面,但韓系車仍不想放棄中國市場這塊大蛋糕。

起亞中國總經理金京鉉表示,中國是全球最具活力和潛力的汽車市場,確保在中國市場的成功,是起亞全球戰略的核心。起亞中國首席運營官楊洪海也曾表示:“起亞需要在本土化方面持續強化,糾正過去(在中國)的一些戰略誤判。”所謂的戰略誤判,顯然指的是其在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戰略布局明顯滯后。

在美國市場,韓系車則正好彌補了這一失誤。目前美國新能源車市場競爭并不激烈,繼中國市場誤判后,韓系車抓住了搶占美國市場的先機。目前,現代汽車集團已成為美國第二大新能源汽車銷售商,今年上半年累計賣出3.84萬輛電動汽車,僅次于特斯拉。其中現代IONIQ 5、起亞EV6雙雙位列美國電動汽車銷量榜前十。

2022年全球市場韓系最暢銷電動車前五,分別為現代IONIQ 5、起亞EV6、現代KONA電動版、起亞極睿電動版、現代IONIQ 6 來源:motor1

在美國市場已被驗證取得成功的現代IONIQ 5、起亞EV6,是否會被寄予厚望發力中國市場,成為韓系車重新崛起的契機呢?

有消息稱,起亞EV6在6月份已經開啟了國內線上盲訂預售,8月份以進口形式在國內銷售。起亞EV5已同步在此次2023成都國際車展上亮相,并開啟預售。

此外,現代汽車今年將正式在中國啟動“高性能N品牌戰略”,高性能燃油前驅車Elantra N只是前奏,真正的重頭是,將重磅引入高性能純電動IONIQ 5 N。IONIQ 5 N已在上月2023年英國古德伍德速度節上進行了全球首秀,預計2024年與中國用戶見面。

既然先機已逝,就得硬碰硬拼產品實力了。EV6、EV5等韓系車型能否強勢入局,攪動本已經競爭加劇的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我們拭目以待。

韓系車如何在中國市場重新崛起?

值得注意的是,8月14日,現代汽車集團(中國)與中國充電服務第一股能鏈智電(NASDAQ:NAAS)達成戰略合作,將依托能鏈智電在新能源充電服務領域的經驗和能力,為現代汽車集團旗下品牌車型打造一站式智慧充電服務解決方案,共同助力新能源汽車充電服務升級。

據悉,能鏈智電將為現代汽車開發充電服務、訂單管理、積分等系統,未來雙方將為車主帶來包括即插即充在內的多元場景下的充電新體驗。

該戰略合作得到市場的廣泛關注,業內人士解讀稱,很顯然,現代汽車正在為其電動車大規模進入中國市場做準備,首先要布局的就是充電服務生態。要知道,作為新基建的重要組成部分,充電相關的軟硬件設施,對于新能源汽車品牌滲透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此前,起亞中國也宣布,與殼牌中國正式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建設超充站。雙方合作的首座品牌超充站已落地南京,正式啟動運營。現如今,在中國加速尋找“幫手”,也許是韓系新能源車最“事半功倍”的入局方式。

在技術領域,現代汽車集團也在默默耕耘,取得了不俗的成績。2020年12月,現代汽車集團公布了新的電動全球模塊化平臺——E-GMP,這是一個充分考慮電動車特點,擁有當下幾乎所有主流智能化、電動化技術的,局部甚至處于業內領先的原生電動平臺。IONIQ 5、EV6正是基于該平臺打造的全新電動車,也成為了其在美國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這兩款車型可同時支持400V和800V充電樁,是全球首款搭載多重充電技術的純電動車。使用350kW充電樁,從30%電量充至80%只需14分鐘,充電5分鐘可增加100公里的續航。

其電機由采用碳化硅(SiC)半導體的逆變電源模塊控制,可以提高約2%-3%的系統效率,在相同的電池能量下多行駛約5%。因此雖然IONIQ 5電池組電量只有77.4kWh,但EPA續航卻達到488km,Model Y EPA續航里程也只有449km。

“現代汽車集團擁有超高效電池和快速充電技術。”ISeeCars執行分析師Karl Brauer評論道。

為了更快適應中國市場的需求,去年10月,現代汽車集團還在上海建立了前瞻數字研發中心,旨在聚焦移動出行、電動化、互聯科技和自動駕駛等四大技術方向,建立以本土為導向的先行研發體系,加速現代汽車集團在中國的數字化轉型。比同樣在中國建立CARIAD軟件公司的大眾汽車還早幾個月。

除了充電生態打造和電動車技術研發,“價廉”依然是韓系車最大的競爭力之一。這也是IONIQ 5和EV6在美國大受歡迎的重要原因之一。IONIQ 5和EV6美國起售價分別為3.9萬美元和3.46萬美元,分別遠低于同樣車型的Model Y和福特野馬Mach-E。

市場認為,如果現代、起亞能夠在國內做到與海外相同的產品標準和技術,打造完備的充電服務,并保持價格優勢,那么相信IONIQ 5和EV6,乃至IONIQ 5 N在競爭更為激烈的國內市場中,也并非沒有一席之地。此外,對于有計劃開拓國際市場的國內自主品牌來說,韓系車或成為今后面臨的強勁對手之一。

相關素材來源:經濟參考報、和訊網、證券日報網等。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現代汽車

3.7k
  • 現代汽車氫燃料電池系統廣州公司與原尚物流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 現代汽車據悉考慮6月2日后提高在美汽車售價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躋身全球銷量前三,韓系車如何在中國市場重新崛起?

韓系車真得不行了嗎?

文|能鏈研究院  

8月25日,為期10天的2023(第二十六屆)成都車展正式拉開帷幕,本屆車展電動化、智能化、市場細分化趨勢愈發明顯,新能源車可謂絕對主角。

“中國已成為名副其實的新能源汽車強國。”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近日在比亞迪第500萬輛新能源汽車下線儀式上表示。

毫無疑問,中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增長最快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不僅如此,今年中國半年度汽車出口也首次超越日本,躍居世界首位。

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增長率有多可怕?

中汽協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1-7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達到459.1萬輛和452.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40%和41.7%。預計2023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到900萬輛,同比增長約35%,年度滲透率有望達到36%。

如今,最火熱的汽車品牌當屬比亞迪、特斯拉和蔚小理等造車新勢力。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你還會想起日韓系車嗎?特別是叫得上名的日韓系新能源汽車。

據乘聯會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中國乘用車市場韓系車累計零售銷量7.9萬輛,同比減少17.2%,市場份額不及2020年一半。韓國汽車業聯合會發布數據顯示,2021年韓系車在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中國的市場份額只有1.6%。

業內人士對此表示,我國新能源自主品牌的加速崛起是韓系車遇冷的主要原因,主攻中低端市場的韓系車企,夾在特斯拉與眾多體驗和性價比極高的自主新能源品牌之間,生存空間受到很大擠壓。

韓系車真得不行了嗎?

非也,人家不僅活得挺好,今年來還刷新多項歷史紀錄。

所謂墻內不香,墻外香。據韓國汽車業聯合會數據,雖然在中國的市占率不足2%,但是在歐美市場,韓系車勢頭仍勁,在美國、歐洲、墨西哥、巴西等地,韓系車的市占率分別達到了10.7%、9.4%、12.0%和9.7%。

今年上半年,以起亞、現代為首的韓國車企在全球出口價值達到357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大漲46.6%,創韓國史上同期最高出口額紀錄。

現代汽車二季度財報顯示,其第二季度營業利潤4.24萬億韓元,較去年同期增長42.2%,創下新高。現代汽車集團旗下的起亞公司也實現業績大漲,二季度營業利潤約3.4萬億韓元,營業利潤同比增加52.3%;凈利潤2.8萬億韓元,同比增加49.8%,多項業績刷新單季紀錄。

2022年,韓國車企在國內的銷量一度降至9年來最低水平,但放眼全球,2022年現代汽車集團全年汽車銷量達到約685萬輛,僅次于豐田和大眾,躋身全球汽車銷量前三,歷史全球銷量接近1.5億輛。可以說,除了中國市場外,以現代和起亞為代表的韓系車在國際市場中十分具有競爭力。

你可能會認為韓系車的主要競爭力是油車,但事實是,韓系新能源車在海外的銷售勢頭非常好。

現代汽車集團近日表示,今年一季度,旗下現代汽車和起亞的電動汽車全球銷量同比增長49.7%,達到13.55萬輛。其中,海外銷量同比大增93.4%,達到10.45萬輛。

具體車型來看,現代汽車的純電動車IONIQ 5銷量2.35萬輛,同比翻番,IONIQ6賣出1.5萬輛;捷尼賽思品牌的首款純電動SUV GV60賣出2616輛,G80電動版為477輛。起亞方面,純電動EV6售出2.19萬輛,Niro(極睿)電動版為1.92萬輛。

據英國媒體報道,英國大城市除了BBA、保時捷、路虎依舊多之外,現代IONIQ 5出現頻率極高。“在路上見到電動車,感覺四臺電動車中,就有一臺是現代IONIQ 5,據說在中國香港,現代IONIQ 5也賣得不錯。”剛從英國出差回來的李先生告訴能鏈研究院。

韓系車在打什么算盤?

事實上,近年現代汽車集團在電動汽車生產方面的投入并沒有落下。

今年4月,現代汽車集團設定了“力爭成為世界三大電動車生產商之一”的目標,現代汽車CEO張在勛6月宣布,未來10年,現代汽車將確保109.4萬億韓元大規模投資,其中35.8萬億韓元(約合268億美元)將用于電動汽車領域投資。

據悉,未來3年,北京現代也將加快引入全球暢銷的純電動車品牌,在國內投放4-5款純電車型產品,力爭其電動車產品國內年銷達到20萬輛,成為國內合資品牌電動車市場的“領頭羊”。起亞也表示,即將在中國每年投放新車,到2027年共計推出6款純電車型。

顯而易見,盡管目前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已是群雄逐鹿的場面,但韓系車仍不想放棄中國市場這塊大蛋糕。

起亞中國總經理金京鉉表示,中國是全球最具活力和潛力的汽車市場,確保在中國市場的成功,是起亞全球戰略的核心。起亞中國首席運營官楊洪海也曾表示:“起亞需要在本土化方面持續強化,糾正過去(在中國)的一些戰略誤判。”所謂的戰略誤判,顯然指的是其在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戰略布局明顯滯后。

在美國市場,韓系車則正好彌補了這一失誤。目前美國新能源車市場競爭并不激烈,繼中國市場誤判后,韓系車抓住了搶占美國市場的先機。目前,現代汽車集團已成為美國第二大新能源汽車銷售商,今年上半年累計賣出3.84萬輛電動汽車,僅次于特斯拉。其中現代IONIQ 5、起亞EV6雙雙位列美國電動汽車銷量榜前十。

2022年全球市場韓系最暢銷電動車前五,分別為現代IONIQ 5、起亞EV6、現代KONA電動版、起亞極睿電動版、現代IONIQ 6 來源:motor1

在美國市場已被驗證取得成功的現代IONIQ 5、起亞EV6,是否會被寄予厚望發力中國市場,成為韓系車重新崛起的契機呢?

有消息稱,起亞EV6在6月份已經開啟了國內線上盲訂預售,8月份以進口形式在國內銷售。起亞EV5已同步在此次2023成都國際車展上亮相,并開啟預售。

此外,現代汽車今年將正式在中國啟動“高性能N品牌戰略”,高性能燃油前驅車Elantra N只是前奏,真正的重頭是,將重磅引入高性能純電動IONIQ 5 N。IONIQ 5 N已在上月2023年英國古德伍德速度節上進行了全球首秀,預計2024年與中國用戶見面。

既然先機已逝,就得硬碰硬拼產品實力了。EV6、EV5等韓系車型能否強勢入局,攪動本已經競爭加劇的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我們拭目以待。

韓系車如何在中國市場重新崛起?

值得注意的是,8月14日,現代汽車集團(中國)與中國充電服務第一股能鏈智電(NASDAQ:NAAS)達成戰略合作,將依托能鏈智電在新能源充電服務領域的經驗和能力,為現代汽車集團旗下品牌車型打造一站式智慧充電服務解決方案,共同助力新能源汽車充電服務升級。

據悉,能鏈智電將為現代汽車開發充電服務、訂單管理、積分等系統,未來雙方將為車主帶來包括即插即充在內的多元場景下的充電新體驗。

該戰略合作得到市場的廣泛關注,業內人士解讀稱,很顯然,現代汽車正在為其電動車大規模進入中國市場做準備,首先要布局的就是充電服務生態。要知道,作為新基建的重要組成部分,充電相關的軟硬件設施,對于新能源汽車品牌滲透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此前,起亞中國也宣布,與殼牌中國正式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建設超充站。雙方合作的首座品牌超充站已落地南京,正式啟動運營。現如今,在中國加速尋找“幫手”,也許是韓系新能源車最“事半功倍”的入局方式。

在技術領域,現代汽車集團也在默默耕耘,取得了不俗的成績。2020年12月,現代汽車集團公布了新的電動全球模塊化平臺——E-GMP,這是一個充分考慮電動車特點,擁有當下幾乎所有主流智能化、電動化技術的,局部甚至處于業內領先的原生電動平臺。IONIQ 5、EV6正是基于該平臺打造的全新電動車,也成為了其在美國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這兩款車型可同時支持400V和800V充電樁,是全球首款搭載多重充電技術的純電動車。使用350kW充電樁,從30%電量充至80%只需14分鐘,充電5分鐘可增加100公里的續航。

其電機由采用碳化硅(SiC)半導體的逆變電源模塊控制,可以提高約2%-3%的系統效率,在相同的電池能量下多行駛約5%。因此雖然IONIQ 5電池組電量只有77.4kWh,但EPA續航卻達到488km,Model Y EPA續航里程也只有449km。

“現代汽車集團擁有超高效電池和快速充電技術。”ISeeCars執行分析師Karl Brauer評論道。

為了更快適應中國市場的需求,去年10月,現代汽車集團還在上海建立了前瞻數字研發中心,旨在聚焦移動出行、電動化、互聯科技和自動駕駛等四大技術方向,建立以本土為導向的先行研發體系,加速現代汽車集團在中國的數字化轉型。比同樣在中國建立CARIAD軟件公司的大眾汽車還早幾個月。

除了充電生態打造和電動車技術研發,“價廉”依然是韓系車最大的競爭力之一。這也是IONIQ 5和EV6在美國大受歡迎的重要原因之一。IONIQ 5和EV6美國起售價分別為3.9萬美元和3.46萬美元,分別遠低于同樣車型的Model Y和福特野馬Mach-E。

市場認為,如果現代、起亞能夠在國內做到與海外相同的產品標準和技術,打造完備的充電服務,并保持價格優勢,那么相信IONIQ 5和EV6,乃至IONIQ 5 N在競爭更為激烈的國內市場中,也并非沒有一席之地。此外,對于有計劃開拓國際市場的國內自主品牌來說,韓系車或成為今后面臨的強勁對手之一。

相關素材來源:經濟參考報、和訊網、證券日報網等。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唐海县| 内黄县| 东丽区| 西畴县| 宝丰县| 华坪县| 海林市| 横峰县| 新津县| 镇宁| 大同县| 镇赉县| 尤溪县| 霞浦县| 沈丘县| 虞城县| 景德镇市| 偃师市| 宜丰县| 虹口区| 泊头市| 霍州市| 安新县| 连南| 富宁县| 长垣县| 盖州市| 青铜峡市| 商洛市| 资兴市| 鹰潭市| 原平市| 博乐市| 波密县| 南部县| 南昌市| 和田县| 德州市| 冀州市| 山阳县| 建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