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視聽圈
行業機構奧維睿沃(AVC Revo)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前三季度全球電視出貨共140.9M,同比下降2.6%。而接下來的四季度全球TV出貨或將仍延續下降趨勢,對此,奧維睿沃預測認為,2023年全球TV出貨量同比下降2.7%。
全球彩電市場整體出貨量持續下跌讓行業品牌格局出現了新的變化。全球TV市場“馬太效應”逐步顯現,頭部品牌聚集效應明顯。例如,過去的第三季度全球市場,三星、海信、TCL、LG、小米這5家前五品牌的出貨量之和為8700萬臺左右,占據整個市場的62%以上。如此數據意味一些腰部以下的品牌將面臨巨大的“市場壓力”。
一位行業人士告訴《視聽圈》:從目前頭部TOP5廠商和各上游面板廠商初步達成的采購計劃來看,明年(2024)TOP5品牌集中度可能更高,或將進一步擠壓其他品牌的市場空間。
奧維睿沃方面預測,全球彩電絕對老大三星,雖然在2023年LCD電視面板采購下滑至不足33M,但是對2024年面板目標采購量的計劃卻準備加大。目前匯聚各方信息來看,明年其與各家面板廠LTA合作量基本確定,簽訂LTA數量高達49M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三星對于上游面板采購計劃在“上量”,但其減少了對大陸面板廠的依賴,增加與臺廠/Sharp/LGD的合作,同時擴大OLED面板的采購占比。預計三星電子2024年采購面板計劃中國大陸面板廠商占比跌至50%以下。
三星明年準備“加量”上游面板目標采購量后,排名第二的海信,也準備在2024年提高彩電面板目標量。奧維睿沃分析表示,海信今年面板采購量預計達到28M,明年面板采購規模有望突破30M。
和三星一樣,海信明年面板采購計劃也采取分散化策略。除了繼續保持和BOE、HKC 、CHOT等面板廠商深度合作外,還將采購計劃擴圍到臺系AUO和INX 等面板品牌。而且有消息表明,明年海信有計劃將Sharp和CSOT(華星)也納入到采購計劃合作伙伴之列。
和以往相比,海信在上游面板采購計劃變得更加分散化。此舉,在行業人士看來,主要是因為海信的電視規模突破新的量級,如何確保面板供應鏈穩定的重要性進一步突顯。加強不同派系的面板廠商的“合作”,有利于面板供應安全性,同時也能獲得更多的市場采購話語權。
除了三星、海信這對全球彩電“前二”品牌在明確自己的面板資源的“目標計劃”外。TCL\LG、TCL、小米等頭部品牌也在面板資源的“選擇供給”上找到合適的“通路”。
其中,排名第三的TCL(包含雷鳥)明年面板采購以集團內面板廠華星為主,占比高達60%,同時以HKC/CHOT/INX供應商為輔,2024年計劃重新恢復與Sharp合作。
而排名第四的LG則積極跟隨“韓系老大”三星電子的策略。明年面板采購計劃也是減少對大陸面板廠的依賴,明年將更多訂單給到臺廠、Sharp和LGD,其中與AUO計劃合作55和43寸面板,與INX增加86寸合作,同時明年或將加強對自己內部面板資源的采購量,預計明年從LGD的LCD面板采購恢復到4M,而今年合作預計僅僅0.9M。
在頭部前五當中的小米,目前全球彩電市場規模在1000萬臺上下。小米內部TV組織架構調整后,其面板采購計劃主要分為兩塊。一方面計劃后續逐漸轉為面板自采;另一方面電視業務下屬TV采購等部門業務將劃分到手機部下面,后續電視面板采購從集團層面去談判,以加強其在面板采購中的規模優勢。
后記:按照目前三星/LGE/Hisense/小米為首的全球彩電頭部品牌2024年采購電視面板的計劃,有行業人士分析認為,這可能是一個“終端企業話語權加強”,面板市場“買方化”的周期。
其主要呈現出兩個特性,其一、供應鏈分散化特點,不再刻意押注某一個面板廠商的合作,以保證供應安全性和穩定性,同時獲得更高的市場話語權。其二、三星和LG這對韓系彩電巨頭,2024年或將刻意減少對中國大陸面板采購量,并加大對臺系面板的采購,這將對全球產能布局產生影響,也體現了韓系對大陸面板和彩電品牌企業的“提防”。
綜上,根據全球彩電TOP5的2024年上游面板采購計劃,這預示著明年彩電市場將依然是“頭部品牌的主場之戰”。特別是在需求總量難以上升的背景下,頭部品牌的增量采購很可能意味著中小品牌的地位進一步邊緣。彩電市場強者恒強的趨勢將會進一步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