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侃見財經
全球動力電池巨頭們,也開始卷起來了。
赴美建廠,抱住大腿,正在成為動力電池巨頭們的共識。
近期,市值超萬億的寧德時代傳出大消息,計劃在美國選址建設一座動力電池工廠,總投資額或高達5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18億元)。
在此之前,LG新能源、松下、SK創新等巨頭也紛紛掀起了赴美建廠的浪潮,總投資合計接近200億美元,競爭勢頭可謂非常激烈。
背后的關鍵考量或許離不開特斯拉。從以往的競爭來看,在全球動力電池市場競爭中,勝負的關鍵點更多決定在特斯拉身上。
寧德時代的300億大動作
3月19日,據美國媒體爆料稱,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電池制造商—寧德時代,計劃在北美選址建設一座超級動力電池工廠,總投資或高達50億美元,動力電池將優先考慮向特斯拉等電動汽車廠商供應。
據消息人士透露,寧德時代即將在北美建設的這座超級工廠,目標年產能最高將達到80 GWh,這座工廠全面投產后將雇傭超過10000名員工。
另外,知情人士表示,2022年3月初,寧德時代的高管團隊曾飛抵墨西哥參加會議,因此不排除在加拿大建廠的可能性,目前寧德時代內部或許正在做各方面的權衡,最終的建廠地址,將考慮勞動力的供應、當地的政策以及下游客戶等因素。
這則報道一經發布,便引發了市場熱烈討論,有評論人士表示,寧德時代此舉的意圖是,將動力電池生產線向特斯拉等美國電動汽車廠商靠近,以獲得更多的訂單。
對于這則報道,寧德時代方面暫時拒絕作出回應,包括在美國的投資計劃、選址評估。
從全球電動車競爭格局來看,美國市場顯然是各大動力電池廠商的必爭之地。
目前,美國不僅有特斯拉、Rivian等多家電動汽車廠商,更有通用、福特等傳統汽車巨頭,都在轉型殺入電動汽車賽道。因此,美國市場對動力電池的需求非常旺盛,且保持較高的增速。
其實,在2022年2月,寧德時代已經釋放過赴美建廠的信號,其在媒體溝通會上表示,寧德時代與美國客戶互動較多,既包括新勢力,也包括傳統車企,雙方共同探討了各種可能的供應及合作方案,以及本地化生產的可能性,但具體情況需考慮到工人培訓、效率、工會等因素對品質與成本的影響。
美國的陽謀
眾所周知,動力電池是電動汽車最關鍵的零部件之一,成本占比最高,當前,全球大部分動力電池的產能都集中在亞洲,中國占全球電池產能超過70%,歐洲、美國產能遠不及市場需求。
有美國產業鏈人士曾警告稱,美國汽車行業將在2025年前持續面臨電池供應短缺,這是拜登政府雄心勃勃的電動車大計,所面臨的最大挑戰。
因此,美國政府開始游說各大電動車廠商,優先采購在美國本土建廠生產的動力電池。同時,美國政府還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吸引各大動力電池廠商赴美建廠。
率先響應的是,韓國的SK創新,其于今年1月宣布,將與福特合作投資114億美元,在美國建設3座電池工廠和一座生產F系列電動皮卡的工廠,田納西州斯坦頓和肯塔基州Glendale將分別有一座和兩座電池工廠,建成后的年產能是129GWh。
全球第二大動力電池供應商的LG新能源,在美國的建廠決心也非常大。今年1月,LG新能源宣布,與通用汽車共同出資21億美元在美國建立第三家電池工廠,年產能將達到50GWh;2月1日,通用汽車宣布,將于今年上半年公布LG新能源和通用的第四家合資工廠選址,預計該廠產能為30GWh。上述工廠全部投產后,LG新能源在北美地區的電池年產能有望達到200GWh。
隨后,日本的松下公司也決定擴大在美國的產能。3月4日,有知情人士透露,松下公司計劃在美國購買土地,建設一座大型的動力電池工廠,為特斯拉生產新型電動汽車的電池,該工廠可能將會用于生產4680電池,該工廠的投資金額或高達數十億美元。
很顯然,全球動力電池的頭部玩家紛紛掀起了在美國的建廠浪潮,競爭勢頭可謂非常激烈。如果上述工廠全部建廠、投產,美國的動力電池電動的產能將會非常可觀。
動力電池的江湖
眾多動力電池巨頭掀起赴美浪潮,背后的關鍵考量主要還是特斯拉。
從以往的競爭來看,在全球動力電池市場競爭中,勝負的關鍵點更多決定在特斯拉身上。
以曾經的動力電池霸主—松下為例,其在2016年,一度占據了全球動力電池市場份額的40%,正是因為深度綁定了特斯拉。隨后,松下在特斯拉采購矩陣中的地位每況愈下,從最初的唯一供應商,到逐漸被寧德時代、LG新能源搶去份額。
最終,松下徹底被寧德時代、LG新能源“挑下馬”。
據SNE Research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約為296.8Gwh,同比增長102.18%。其中,在TOP10企業中,中國動力電池企業占據6席,寧德時代在全球市場份額達到32.6%,穩居首位,同比上升8個百分點;其次是LG新能源,市場份額為20.3%,松下則下滑至第三位,全球市場份額12.2%,同比下降約6個百分點。
2021年,特斯拉以全球汽車銷量93.6萬的成績,傲視群雄,遠超第二名的比亞迪(總銷量59.4萬臺),占全球新能源汽車當年銷量的14%。
很顯然,對動力電池廠商來說,與年裝機量高達65.8 GWh的特斯拉保持長久穩定且深入的合作,直接決定了在動力電池江湖的地位。
據外媒insideevs的數據統計,寧德時代生產的動力電池總量的21%,都供應給了特斯拉,主要用于在中國生產的Model 3 / Model Y車型,特斯拉被認為是寧德時代的第一大客戶。
全球動力電池第二大巨頭—LG新能源也牢牢抱住了特斯拉的“大腿”,2021年總產能的19%都供應給了特斯拉,同樣用于Model 3 / Model Y車型;
第三名的松下更是深度依賴特斯拉,2021年生產總量的87%都供應給了特斯拉,而在2020年這一比例甚至接近90%。
因此,特斯拉幾乎成為了“關鍵棋子”,在引入動力電池的產業鏈上扮演了關鍵角色。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全球動力電池的江湖仍將是群雄逐鹿的格局,誰能笑到最后,尚不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