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吳容
編輯 | 牙韓翔
3月23日晚間,九毛九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九毛九”)公布2021年財報。報告期內,公司收入約41.8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加54.0%,凈利潤達到3.4億元,同比增長169.7%。
九毛九將業績的增長歸功于門店——尤其是太二酸菜魚——的大幅擴張,太二酸菜魚由2020年的233間餐廳擴張至2021年的350間餐廳。此外,2021年的總餐廳營業天數較2020年增加。
太二酸菜魚品牌推出于2015年,門店選址多位于人流量高的的商業購物中心,針對逛街購物的年輕人群,同時采用“超過四人就餐不接待”“每天只賣100條魚”“不拼桌不加座”等營銷方式。
近年來太二也逐漸取代九毛九西北菜,成為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2021年,太二營收為32.15億元,約占總營收的78%;九毛九西北菜門店收縮至83家,營收僅為7.59億元。

一位廣東市場的餐飲行業人士對界面新聞分析,太二在后疫情時期復蘇速度較快,除了順應近年來中國餐飲行業細分化的趨勢,另外與其擴張策略和“輕社交”模式相關。作為川菜中的一個細分高人氣品類,酸菜魚因其麻辣酸香的口味容易吸引食客,主打底料的品類,也因為料包標準化程度高,使得出餐速度快,太二的門店擴張速度也容易保證。
早在港交所上市之初,九毛九曾表示未來開店計劃集中在太二,會聚焦一線、新一線、省會城市拓店;2020年,太二開始進駐內蒙古、山西、遼寧、甘肅、廣西等省份;2021年則繼續以搶占高線城市及加密現有城市為重點,同時兼顧空白市場。
在上述分析人士看來,太二“每桌最多接待四人”的規定,相當于把單批用餐顧客數量標準化。相較于主打社交的餐飲品牌,進一步淡化了社交屬性,顧客更快的用餐速度,更短的停留時間,利于太二疫情時期實現經營復蘇。
不過,隨著中國餐飲行業在細分化的加深,消費周期更迭更為迅速,細分品類市場也逐漸出現擁擠的態勢,在酸菜魚領域也是如此。除“太二”外,市面上的酸菜魚品牌還包括“魚你在一起”“江漁兒”及“嚴廚老壇酸菜魚”等。
在酸菜魚的創新上,能夠延展的可能性不夠大,譬如在湯底里加入一些輔料,或者增加一些競爭力不大的小食。
此外,隨著門店越開越多,客流量集聚效應也會被稀釋,“太二”也許沒法再享受早期開店時的紅利。而更需要警惕的是,財報顯示,2018年至2021年,太二酸菜魚的翻臺率分別為4.9、4.8、3.8、3.4,2021年翻臺率較2018年高峰期下滑四分之一。

這意味著,九毛九不能將賭注全壓在酸菜魚這一單品類上。
除太二之外,九毛九開始尋找新的爆款品牌,在2020年和2021年分別推出了火鍋品牌“慫重慶火鍋廠”(以下簡稱“慫火鍋”)和烤魚品牌“賴美麗青花椒烤魚”(以下簡稱“賴美麗”),并試圖將過往的經驗復制到它們身上。
專注餐飲單品類、菜品sku不算多,門店裝潢設計也都延續太二風格,只不過色調從黑白變為了橙色、黃色等明亮的顏色;門店“規矩”也和太二相似,設置了自助泡茶區,茶位、紙巾及調料不收費。這樣的設定容易與原有品牌產生聯動,也能夠給消費者帶來相對統一的品牌印記。此外,將過往經驗平移到新品牌的做法,也方便新品牌的塑造和后續擴張。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慫火鍋和賴美麗門店數分別為9家和2家。按照九毛九董事長管毅宏此前說法,“在成功找到太二這個第二增長曲線之后,慫火鍋會跑出第三增長曲線。”
上述餐飲分析人士表示,多品牌運營在餐飲行業里非常常見,包括海底撈、真功夫和西貝等都在借助開發副牌以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但是,選擇單品類來打造包括,需要經營者對餐飲流行趨勢有著超前和精準把握,所選品類還要容易實現標準化和可復制性。
靠單品類戰略起家的品牌,往往很難避免餐飲風口的變化所帶來的挑戰。
在社交網絡影響和年輕人越發不忠誠的背景下,餐飲品類的潮流,變得越來越像快時尚一樣難以捉摸,生命周期也在變短,商場餐飲淘汰期從5年縮短到3年(有的甚至短至1年)。另外,這類餐飲品牌還容易受限于相對單一的供應鏈的影響。也就是說,后續將持續考驗著九毛九在供應鏈管理和細致運營上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