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遭5億索賠!深陷專利泥潭,中創新航赴港或遇攔路虎?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遭5億索賠!深陷專利泥潭,中創新航赴港或遇攔路虎?

暗戰升級,中創新航慌了嗎?

文|野馬財經  郭佳佳

編輯|武麗娟

寧德時代(300750.SZ)和中創新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創新航”)的博弈正在加劇。

近日,網傳寧德時代與中創新航的專利戰升級,索賠額提高至5.1億元。5月26日,寧德時代相關人士回應,“確已將賠償金額提高為5.18億元”。事實上,專利戰已拉鋸10個月。去年7月,寧德時代起訴中創新航侵權,并索賠1.85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此時中創新航正值港股IPO關鍵時期,今年3月份,中創新航剛剛向港交所遞交IPO申請,獨家保薦人為華泰國際。《招股書》披露,中創新航與寧德時代涉及五項專利糾紛,包括“正極極片及電池”“防爆裝置”“集流構件和電池”“鋰離子電池”“動力電池頂蓋結構及動力電池”方面。

寧德時代與中創新航之間的專利之爭,或為中創新航的IPO蒙上了一層陰影。

據京師律師事務所資深律師張揚介紹,一旦中創新航侵權坐實,意味著中創新航的產品使用了對方的專利,中創新航必須要對侵權行為作出巨額賠償。其次,中創新航今后要么放棄使用侵犯對方專利的技術,另辟蹊徑,要么與對方達成專利技術許可使用協議,支付使用費。

“對中創新航來說,無論如何選擇,無疑大大增加了經營成本,制約了研發和發展的速度,這就是為什么雙方要拼盡全力打法律之戰,此戰對雙方意義重大,決定雙方今后經營的格局、經營策略和發展速度。”張揚稱。

中創新航的高光與困境

說起中創新航,乍一聽可能連行業人士都懵圈。其實中創新航就是鋰電行業中的“老人”中航鋰電。只不過在IPO前,把名字改成了中創新航。

中創新航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2007年,是由中國空空導彈研究院孵化的天空能源 (洛陽) 有限公司。天空能源的成立,比寧德時代還早了4年。

2009年8月,中航工業與中國空空導彈研究院又重新組建了公司,并將其更名為中航鋰電(洛陽),更名之后的中創新航開始聚焦磷酸鐵鋰電池生產;2011年,中航工業旗下子公司成飛集成(002190.SZ)通過非公開發行股票融資10.2億元,并增資控股中創新航。

含著金鑰匙出生的中創新航,很快走向巔峰。2013年,中創新航的裝機量達到國內第一。彼時蘇州金龍、中通客車、宇通客車等著名大巴車企繼配套了中創新航生產的磷酸鐵鋰電池。

不過,高光并沒有持續多久。

2015年,三元電池異軍突起,比亞迪(002594.SZ)的電池產能和產量已大幅領先中創新航,中創新航的磷酸鐵鋰電池陷入困境。到2017年,中創新航裝機量一路下滑,跌出了行業前十,并且很快被寧德時代趕超。2018年,主打三元電池的寧德時代已經名聲赫赫,躍升為鋰電池龍頭。

由于鋰電業務連續虧損,導致成飛集成也虧損。無奈之下,成飛集成宣布放棄旗下鋰電池業務控制權。“因鋰電業務虧損已導致上市公司虧損,且在2019年因鋰電連續虧損公司被ST,當時來看鋰電池業務仍具有較大不確定性,所以公司進行了鋰電重組。”成飛集成今年在3月31日在業績說明會上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

2018年7月8日,成飛集成宣布將對公司旗下鋰電池業務以中航鋰電(江蘇)有限公司(下稱“中航鋰電(江蘇)”)為平臺進行重組,控制權也將轉移給常州市金壇區政府控股的常州金沙科技投資有限公司(下稱“金沙投資”)。

值得一提的是,中航鋰電(江蘇)是由中航鋰電(洛陽)和金沙投資在2015年共同投資成立。經過這次重組后,中航鋰電(江蘇)反向取得了中航鋰電(洛陽)的的控制權。中航鋰電(江蘇)即中創新航的前身。

賺不到錢慘遭“拋棄”。為了生存,中創新航不再死守磷酸鐵鋰,轉而將研發重點放在三元電池。

2018年底,中創新航快速推出的第一代三元電池,開始少量配套長安、吉利等車企。讓人意外的是,2019年中創新航第二代三元電池推出后,順利進入廣汽供應鏈體系。當年中創新航裝機量便擠進行業前十,此后更是挺進了前三。

根據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數據,2021年,中創新航總裝機量為9.05GWh,市場占比5.9%,排在寧德時代和比亞迪之后,位列第三。今年前4個月,中創新航裝機量累計5.09GWh,市場占比7.89%,依舊排第三。

總歸來說,現階段的中創新航可以說是離龍頭們最近的選手。為了搶占市場份額,中創新航也是在使勁擴建產能。粗略統計,中創新航在成都、常州、武漢、合肥、廈門、江門都有新建項目。而且,此次IPO募集資金也是為了用于新建和擴建多個動力電池和儲能系統的產業基地項目等。

無有獨偶,懷揣著對2025年“TWh時代”(即動力電池億千瓦時規模)的美好憧憬,鋰電行業中的“拼命三郎”不止中創新航一位。蜂巢、弗迪電池、國軒高科(002074.SZ)、億緯鋰能(300014.SZ)等企業都在擴建產能。

據鮑姆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鮑躍忠介紹,隨著新能源的發展,鋰電行業發展的很快,也是現在很多企業都比較看好的一個領域,這幾年需求量都在持續增加。而且,如果未來鋰電可以從其它的一些礦鹽資源當中,能夠突破一些技術屏障以后,鋰電的供給量會進一步的擴大。

前5大客戶貢獻八成營收

2018年因連年虧損,遭成飛集成剝離報表,“分手”之后,中創新航的營業收入卻節節攀升。

《招股書》顯示,2019年-2021年,中創新航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7.34億元、28.25億元、68.17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高達98.28%。

 

圖源:《招股書》

不過,雖然中創新航營業收入從2019年就開始大幅增長,但卻直到去年公司凈利潤才扭虧為盈。2019年-2021年,中創新航凈利潤分別為-1.56億元、-0.18億元和1.12億元。

 

圖源:《招股書》

值得關注的是,2021年中創新航收到的政府補助及補貼為3.66億元,同比增長170.28%。如果扣除政府補貼,當期中創新航的凈利潤將依然是負數。這也就意味著,中創新航持續增收不增利。

 

圖源:《招股書》

翻閱《招股書》可以發現,造成中創新航盈利能力不足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其毛利率較低。以中創新航主要產品動力電池為例,2019年-2021年,中創新航銷售的動力電池毛利率分別為5.2%、13.7%和5.5%,而寧德時代毛利率基本在22%以上。二者存有較大差異。

圖源:《招股書》

在低毛利率的同時,中創新航還面臨著原材料上漲的風險。

《招股書》顯示,動力電池的電芯部分,是由正極、負極、電解液及隔膜構成。原材料成本是中創新航銷售成本的最大組成部分。2019年至2021年占銷售成本的77%、76.1%及84.2%。

其中正極材料是成本最高昂的部分,分別約占電芯總成本的30%至55%。而合成動力電池正極的主要原材料碳酸鋰、氫氧化鋰及硫酸鈷,去年原材料漲價不斷。

以碳酸鋰為例。據生意社碳酸鋰分析師曲林介紹,下游企業不斷擴產和產能爬坡,對碳酸鋰需求不斷增加,導致碳酸鋰價格持續上漲。2021年初工業級碳酸鋰均價為5萬元/噸-5.46萬元/噸,2021年末工業級碳酸鋰均價為26.6萬元/噸-28.2萬元/噸,價格相比前期翻了5倍左右。

“目前,工業級碳酸鋰華東地區最新均價在45萬元/噸,電池級碳酸鋰華東地區均價46.9萬元/噸。碳酸鋰價格仍處于歷史高位,雖然前段時間價格稍有回調,但是回調幅度并不大。由于碳酸鋰價格的居高不下,對下游企業生產成本起到承壓的狀態。”曲林進一步指出。

在原材料大幅上漲的背景下,中創新航卻未將成本壓力傳導至下游。《招股書》顯示,2019-2021年中創新航動力電池單價分別為0.87元/Wh、0.64元/Wh和0.65元/Wh。2021年價格較上一年沒有太大變化。

這也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司對下游客戶的議價能力較為弱勢。

《招股書》顯示,2019年-2021年,中創新航來自前五大客戶的收入分別約為13.99億元、23.53億元和56.47億元,分別占同期總收入的80.7%、83.2%和82.9%。其中,來自第一大客戶廣汽的收入為6.86億元、15.58億元和35.37億元,占比分別達39.6%、55.1%和51.9%。單一客戶高度依賴。

總體看,雖然目前中創新航已配套廣汽、長安、上汽通用五菱、吉利、小鵬、零跑等多家主機廠,但上汽通用五菱、吉利、小鵬等份額,仍然較少。

據知名經濟學家宋清輝介紹,上游供應商和下游客戶高度集中風險很大,當雙方互為合作伙伴時,面臨的將會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發展前景,很容易因外部合作關系變動出現較大不確定性。縱觀整個資本市場,能夠長久保持合作的“伙伴”屈指可數。對于該鋰電企業而言,最重要的是分散上游供應商和下游客戶的集中度,增強抗風險能力。

“此外,研發和創新是鋰電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兩大關鍵所在,以犧牲短期利潤和研發投入,來換取生存時間和空間不可取。”宋清輝進一步指出。

專利攻防戰一直在上演

值得一提的是,在與寧德時代的專利糾紛中,其中一項專利的被告為中航鋰電(洛陽)。該公司原為中創新航子公司,目前與中創新航已無股權關系。

《招股書》顯示,中創新航分別在去年10月和今年3月,把中航鋰電(洛陽)分別出手給了關聯方江蘇省金壇金城科技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和江蘇金航控股有限公司,二者分別持有中航鋰電(洛陽)51%及49%的股權。

但在中創新航擺脫中航鋰電(洛陽)之前,除了與寧德時代的專利糾紛,中航鋰電(洛陽)還多次卷入其它專利糾紛案。

2016年,雷天溫斯頓電池技術有限公司(下稱“雷天公司”)狀告中航鋰電(洛陽)和棗莊美力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美力公司”)專利侵權,涉及專利“結構改進之可反復充電大容量動力鋰電池”,并向中航鋰電(洛陽)和美力公司共索賠100多萬元。

2017年1月9日,一審山東省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認為,中航鋰電(洛陽)等不構成對雷天公司專利權的侵害,駁回了原告的訴訟請求。后雷天公司進行上訴,2017年6月13日,二審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繼雷天公司狀告中航鋰電(洛陽)專利侵權后,2020年,中航鋰電(洛陽)又反過來狀告洛陽超特電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超特公司”)專利侵權。

根據披露,2020年1月14日,中航鋰電(洛陽)發現超特公司及發明人李亞玲申請的專利“一種鋰離子電池直流內阻的測試方法以及鋰離子電池的分選方法”中涉及的實驗數據,與中航鋰電(洛陽)尚未公開的試驗數據完全相同。

于是,中航鋰電(洛陽)認為其侵害了公司的商業秘密,故將超特公司及發明人李亞玲一同訴至法院,要求李亞玲賠償500萬元。

不過,蹊蹺的是,在2021年12月14日二審時,卻以中航鋰電(洛陽)主動撤回起訴告終。

圖源:中國裁判文書網

事實上,中航鋰電(洛陽)此前一直是中創新航的重要子公司,即便是現在沒有直接股權關系,中創新航仍然離不開中航鋰電(洛陽)。

《招股書》顯示,2021年12月31日,中創新航與中航鋰電(洛陽)簽訂了委托加工框架協議,由中航鋰電(洛陽)向中創新航提供民用動力電池產品及儲能系統產品加工服務,期限為2022年1月1日起至2022年12月31日止的一年。

鋰電行業的專利攻防戰上演的背后,反映了動力電池行業競爭加劇。

張揚律師表示,專利之爭在業界很正常,畢竟關系企業的經濟利益和智力成果的保護、企業創新的積極性。市場競爭必然導致技術競爭,技術的互相借鑒,擦邊或侵權。建議企業要加強自律、誠信,尊重別人的智力成果,法院也要通行公平判決,引導企業走正道。

而浙江寧波律師事務所付從龍律師認為,從寧德時代和中創航新的專利糾紛來看,其實索賠額5.18億,相比于7年前的高通反壟斷罰款60億還是很小的。“我們很欣喜看到中國企業對專利的重視,這種專利侵權訴訟對整個新能源行業是很有好處的,本來中國就在新能源行業具有先發優勢,能讓大家更深入的去建立專利壁壘,并對技術創新重視起來,加大創新投入,符合中國產業升級的發展趨勢。”

“寧德時代和中創新航的專利訴訟,不管誰輸誰贏,抑或相互達成專利許可,我認為對中國的新能源行業、知識產權行業都是有極大促進作用的,也是符合中國40年產業轉型升級的大方向。”付從龍進一步指出。

你覺得寧德時代和中創新航專利之戰誰會勝出?中創新航能如愿登陸港股獲得資本加持嗎?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中創新航

2.1k
  • 中創新航與華電湖北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 從新材料到低空經濟,長三角企業前往廣東尋找商機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遭5億索賠!深陷專利泥潭,中創新航赴港或遇攔路虎?

暗戰升級,中創新航慌了嗎?

文|野馬財經  郭佳佳

編輯|武麗娟

寧德時代(300750.SZ)和中創新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創新航”)的博弈正在加劇。

近日,網傳寧德時代與中創新航的專利戰升級,索賠額提高至5.1億元。5月26日,寧德時代相關人士回應,“確已將賠償金額提高為5.18億元”。事實上,專利戰已拉鋸10個月。去年7月,寧德時代起訴中創新航侵權,并索賠1.85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此時中創新航正值港股IPO關鍵時期,今年3月份,中創新航剛剛向港交所遞交IPO申請,獨家保薦人為華泰國際。《招股書》披露,中創新航與寧德時代涉及五項專利糾紛,包括“正極極片及電池”“防爆裝置”“集流構件和電池”“鋰離子電池”“動力電池頂蓋結構及動力電池”方面。

寧德時代與中創新航之間的專利之爭,或為中創新航的IPO蒙上了一層陰影。

據京師律師事務所資深律師張揚介紹,一旦中創新航侵權坐實,意味著中創新航的產品使用了對方的專利,中創新航必須要對侵權行為作出巨額賠償。其次,中創新航今后要么放棄使用侵犯對方專利的技術,另辟蹊徑,要么與對方達成專利技術許可使用協議,支付使用費。

“對中創新航來說,無論如何選擇,無疑大大增加了經營成本,制約了研發和發展的速度,這就是為什么雙方要拼盡全力打法律之戰,此戰對雙方意義重大,決定雙方今后經營的格局、經營策略和發展速度。”張揚稱。

中創新航的高光與困境

說起中創新航,乍一聽可能連行業人士都懵圈。其實中創新航就是鋰電行業中的“老人”中航鋰電。只不過在IPO前,把名字改成了中創新航。

中創新航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2007年,是由中國空空導彈研究院孵化的天空能源 (洛陽) 有限公司。天空能源的成立,比寧德時代還早了4年。

2009年8月,中航工業與中國空空導彈研究院又重新組建了公司,并將其更名為中航鋰電(洛陽),更名之后的中創新航開始聚焦磷酸鐵鋰電池生產;2011年,中航工業旗下子公司成飛集成(002190.SZ)通過非公開發行股票融資10.2億元,并增資控股中創新航。

含著金鑰匙出生的中創新航,很快走向巔峰。2013年,中創新航的裝機量達到國內第一。彼時蘇州金龍、中通客車、宇通客車等著名大巴車企繼配套了中創新航生產的磷酸鐵鋰電池。

不過,高光并沒有持續多久。

2015年,三元電池異軍突起,比亞迪(002594.SZ)的電池產能和產量已大幅領先中創新航,中創新航的磷酸鐵鋰電池陷入困境。到2017年,中創新航裝機量一路下滑,跌出了行業前十,并且很快被寧德時代趕超。2018年,主打三元電池的寧德時代已經名聲赫赫,躍升為鋰電池龍頭。

由于鋰電業務連續虧損,導致成飛集成也虧損。無奈之下,成飛集成宣布放棄旗下鋰電池業務控制權。“因鋰電業務虧損已導致上市公司虧損,且在2019年因鋰電連續虧損公司被ST,當時來看鋰電池業務仍具有較大不確定性,所以公司進行了鋰電重組。”成飛集成今年在3月31日在業績說明會上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

2018年7月8日,成飛集成宣布將對公司旗下鋰電池業務以中航鋰電(江蘇)有限公司(下稱“中航鋰電(江蘇)”)為平臺進行重組,控制權也將轉移給常州市金壇區政府控股的常州金沙科技投資有限公司(下稱“金沙投資”)。

值得一提的是,中航鋰電(江蘇)是由中航鋰電(洛陽)和金沙投資在2015年共同投資成立。經過這次重組后,中航鋰電(江蘇)反向取得了中航鋰電(洛陽)的的控制權。中航鋰電(江蘇)即中創新航的前身。

賺不到錢慘遭“拋棄”。為了生存,中創新航不再死守磷酸鐵鋰,轉而將研發重點放在三元電池。

2018年底,中創新航快速推出的第一代三元電池,開始少量配套長安、吉利等車企。讓人意外的是,2019年中創新航第二代三元電池推出后,順利進入廣汽供應鏈體系。當年中創新航裝機量便擠進行業前十,此后更是挺進了前三。

根據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數據,2021年,中創新航總裝機量為9.05GWh,市場占比5.9%,排在寧德時代和比亞迪之后,位列第三。今年前4個月,中創新航裝機量累計5.09GWh,市場占比7.89%,依舊排第三。

總歸來說,現階段的中創新航可以說是離龍頭們最近的選手。為了搶占市場份額,中創新航也是在使勁擴建產能。粗略統計,中創新航在成都、常州、武漢、合肥、廈門、江門都有新建項目。而且,此次IPO募集資金也是為了用于新建和擴建多個動力電池和儲能系統的產業基地項目等。

無有獨偶,懷揣著對2025年“TWh時代”(即動力電池億千瓦時規模)的美好憧憬,鋰電行業中的“拼命三郎”不止中創新航一位。蜂巢、弗迪電池、國軒高科(002074.SZ)、億緯鋰能(300014.SZ)等企業都在擴建產能。

據鮑姆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鮑躍忠介紹,隨著新能源的發展,鋰電行業發展的很快,也是現在很多企業都比較看好的一個領域,這幾年需求量都在持續增加。而且,如果未來鋰電可以從其它的一些礦鹽資源當中,能夠突破一些技術屏障以后,鋰電的供給量會進一步的擴大。

前5大客戶貢獻八成營收

2018年因連年虧損,遭成飛集成剝離報表,“分手”之后,中創新航的營業收入卻節節攀升。

《招股書》顯示,2019年-2021年,中創新航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7.34億元、28.25億元、68.17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高達98.28%。

 

圖源:《招股書》

不過,雖然中創新航營業收入從2019年就開始大幅增長,但卻直到去年公司凈利潤才扭虧為盈。2019年-2021年,中創新航凈利潤分別為-1.56億元、-0.18億元和1.12億元。

 

圖源:《招股書》

值得關注的是,2021年中創新航收到的政府補助及補貼為3.66億元,同比增長170.28%。如果扣除政府補貼,當期中創新航的凈利潤將依然是負數。這也就意味著,中創新航持續增收不增利。

 

圖源:《招股書》

翻閱《招股書》可以發現,造成中創新航盈利能力不足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其毛利率較低。以中創新航主要產品動力電池為例,2019年-2021年,中創新航銷售的動力電池毛利率分別為5.2%、13.7%和5.5%,而寧德時代毛利率基本在22%以上。二者存有較大差異。

圖源:《招股書》

在低毛利率的同時,中創新航還面臨著原材料上漲的風險。

《招股書》顯示,動力電池的電芯部分,是由正極、負極、電解液及隔膜構成。原材料成本是中創新航銷售成本的最大組成部分。2019年至2021年占銷售成本的77%、76.1%及84.2%。

其中正極材料是成本最高昂的部分,分別約占電芯總成本的30%至55%。而合成動力電池正極的主要原材料碳酸鋰、氫氧化鋰及硫酸鈷,去年原材料漲價不斷。

以碳酸鋰為例。據生意社碳酸鋰分析師曲林介紹,下游企業不斷擴產和產能爬坡,對碳酸鋰需求不斷增加,導致碳酸鋰價格持續上漲。2021年初工業級碳酸鋰均價為5萬元/噸-5.46萬元/噸,2021年末工業級碳酸鋰均價為26.6萬元/噸-28.2萬元/噸,價格相比前期翻了5倍左右。

“目前,工業級碳酸鋰華東地區最新均價在45萬元/噸,電池級碳酸鋰華東地區均價46.9萬元/噸。碳酸鋰價格仍處于歷史高位,雖然前段時間價格稍有回調,但是回調幅度并不大。由于碳酸鋰價格的居高不下,對下游企業生產成本起到承壓的狀態。”曲林進一步指出。

在原材料大幅上漲的背景下,中創新航卻未將成本壓力傳導至下游。《招股書》顯示,2019-2021年中創新航動力電池單價分別為0.87元/Wh、0.64元/Wh和0.65元/Wh。2021年價格較上一年沒有太大變化。

這也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司對下游客戶的議價能力較為弱勢。

《招股書》顯示,2019年-2021年,中創新航來自前五大客戶的收入分別約為13.99億元、23.53億元和56.47億元,分別占同期總收入的80.7%、83.2%和82.9%。其中,來自第一大客戶廣汽的收入為6.86億元、15.58億元和35.37億元,占比分別達39.6%、55.1%和51.9%。單一客戶高度依賴。

總體看,雖然目前中創新航已配套廣汽、長安、上汽通用五菱、吉利、小鵬、零跑等多家主機廠,但上汽通用五菱、吉利、小鵬等份額,仍然較少。

據知名經濟學家宋清輝介紹,上游供應商和下游客戶高度集中風險很大,當雙方互為合作伙伴時,面臨的將會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發展前景,很容易因外部合作關系變動出現較大不確定性。縱觀整個資本市場,能夠長久保持合作的“伙伴”屈指可數。對于該鋰電企業而言,最重要的是分散上游供應商和下游客戶的集中度,增強抗風險能力。

“此外,研發和創新是鋰電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兩大關鍵所在,以犧牲短期利潤和研發投入,來換取生存時間和空間不可取。”宋清輝進一步指出。

專利攻防戰一直在上演

值得一提的是,在與寧德時代的專利糾紛中,其中一項專利的被告為中航鋰電(洛陽)。該公司原為中創新航子公司,目前與中創新航已無股權關系。

《招股書》顯示,中創新航分別在去年10月和今年3月,把中航鋰電(洛陽)分別出手給了關聯方江蘇省金壇金城科技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和江蘇金航控股有限公司,二者分別持有中航鋰電(洛陽)51%及49%的股權。

但在中創新航擺脫中航鋰電(洛陽)之前,除了與寧德時代的專利糾紛,中航鋰電(洛陽)還多次卷入其它專利糾紛案。

2016年,雷天溫斯頓電池技術有限公司(下稱“雷天公司”)狀告中航鋰電(洛陽)和棗莊美力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美力公司”)專利侵權,涉及專利“結構改進之可反復充電大容量動力鋰電池”,并向中航鋰電(洛陽)和美力公司共索賠100多萬元。

2017年1月9日,一審山東省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認為,中航鋰電(洛陽)等不構成對雷天公司專利權的侵害,駁回了原告的訴訟請求。后雷天公司進行上訴,2017年6月13日,二審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繼雷天公司狀告中航鋰電(洛陽)專利侵權后,2020年,中航鋰電(洛陽)又反過來狀告洛陽超特電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超特公司”)專利侵權。

根據披露,2020年1月14日,中航鋰電(洛陽)發現超特公司及發明人李亞玲申請的專利“一種鋰離子電池直流內阻的測試方法以及鋰離子電池的分選方法”中涉及的實驗數據,與中航鋰電(洛陽)尚未公開的試驗數據完全相同。

于是,中航鋰電(洛陽)認為其侵害了公司的商業秘密,故將超特公司及發明人李亞玲一同訴至法院,要求李亞玲賠償500萬元。

不過,蹊蹺的是,在2021年12月14日二審時,卻以中航鋰電(洛陽)主動撤回起訴告終。

圖源:中國裁判文書網

事實上,中航鋰電(洛陽)此前一直是中創新航的重要子公司,即便是現在沒有直接股權關系,中創新航仍然離不開中航鋰電(洛陽)。

《招股書》顯示,2021年12月31日,中創新航與中航鋰電(洛陽)簽訂了委托加工框架協議,由中航鋰電(洛陽)向中創新航提供民用動力電池產品及儲能系統產品加工服務,期限為2022年1月1日起至2022年12月31日止的一年。

鋰電行業的專利攻防戰上演的背后,反映了動力電池行業競爭加劇。

張揚律師表示,專利之爭在業界很正常,畢竟關系企業的經濟利益和智力成果的保護、企業創新的積極性。市場競爭必然導致技術競爭,技術的互相借鑒,擦邊或侵權。建議企業要加強自律、誠信,尊重別人的智力成果,法院也要通行公平判決,引導企業走正道。

而浙江寧波律師事務所付從龍律師認為,從寧德時代和中創航新的專利糾紛來看,其實索賠額5.18億,相比于7年前的高通反壟斷罰款60億還是很小的。“我們很欣喜看到中國企業對專利的重視,這種專利侵權訴訟對整個新能源行業是很有好處的,本來中國就在新能源行業具有先發優勢,能讓大家更深入的去建立專利壁壘,并對技術創新重視起來,加大創新投入,符合中國產業升級的發展趨勢。”

“寧德時代和中創新航的專利訴訟,不管誰輸誰贏,抑或相互達成專利許可,我認為對中國的新能源行業、知識產權行業都是有極大促進作用的,也是符合中國40年產業轉型升級的大方向。”付從龍進一步指出。

你覺得寧德時代和中創新航專利之戰誰會勝出?中創新航能如愿登陸港股獲得資本加持嗎?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潜山县| 拜城县| 乌拉特中旗| 镇坪县| 保定市| 鄂州市| 沙坪坝区| 福安市| 阿鲁科尔沁旗| 黔江区| 波密县| 府谷县| 江城| 互助| 松原市| 岱山县| 泰安市| 常山县| 遵化市| 柯坪县| 琼海市| 临澧县| 十堰市| 通许县| 镇江市| 万荣县| 留坝县| 榕江县| 孝感市| 教育| 贡觉县| 县级市| 和政县| 长治市| 南投县| 江津市| 锡林浩特市| 察雅县| 金坛市| 同德县| 株洲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