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雙?!边^河,將軍馬斯克?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雙?!边^河,將軍馬斯克?

比亞迪已呈現大起之勢,對吉利而言也行至關鍵拐點。

圖片來源:Unsplash-Felix Mittermeier

文|明晰野望

8月3日,2022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發布。以汽車為主營業務的企業全球共有23家,7家來自中國,分別是:上汽、一汽、東風、北汽、廣汽,吉利和比亞迪。

這是比亞迪首次躋身世界500強,吉利第11年連續入選,也是王傳福、李書福領導的兩家民營車企第一次同時入選。

值得一提的是,在CleanTechnica發布的今年上半年全球電動車銷量T20榜單中,兩家車企也雙雙入選。其中比亞迪力壓特斯拉,位列榜首。

在過去的十余年間,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連續4年全球第一,吉利則連續五年蟬聯中國品牌乘用車年度銷冠。

論造車,中國“雙?!彼坪跻矝]服過誰。

但是,新勢力的不斷挑戰,互聯網巨頭的高調入局,都給“雙?!睅韷毫?。任何一方的崛起,都會擠壓對方有限的發展空間。也令比亞迪重奪全球銷冠、吉利能否轉身成功,充滿變數。

但在熙熙攘攘、紛紛爭爭之中,中國汽車行業的進化之路,也必然演繹得更加精彩紛呈。

01 追逐的年代

開年至今,比亞迪已呈現大起之勢,對吉利而言也行至關鍵拐點。

8月4日,乘聯會發布數據,7月新能源車批發量比亞迪為16.22萬輛,創下歷史單月最高紀錄。上汽通用五菱為5.93萬量,吉利汽車預估為3.50萬輛,特斯拉國內市場批發量預估為3萬輛。

自此,今年1-7月份比亞迪累計銷量已經達到808599輛,坐實國內新能源銷冠的位置。同時CleanTechnica數據顯示,比亞迪也摘得上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冠。

另據極氪汽車7月快報,極氪001車型當月交付5022輛,環比增長16.27%,累計交付突破30000臺。這個成績不算十分突出,但意味著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一直保持追趕姿態的吉利,終于邁出了堅實一步。

早在2015年,吉利就發布了宏大的“藍色吉利行動計劃”:到2020年產銷量達到200萬輛,其中插電、油電占比65%,純電占比35%,合計新能源汽車占比達到90%。

這一計劃的激進程度,遠高于同年發布的“豐田環境挑戰2050”。

2017年,吉利迎來高峰時刻,全年銷量1247116輛,同比增長63%。首次超過長安,成為自主品牌新老大。

不過,榮光難掩危機。

當年吉利新能源汽車銷量為24866輛,排在全球新能源銷量T20榜尾位置。榜單前三甲為比亞迪、北汽、特斯拉,銷量均破10萬輛。榜單上其他自主品牌上汽突破了4萬輛,奇瑞、江鈴也在3萬輛以上。吉利明顯落后于其他競爭對手。

倍感焦慮的吉利,從此加快了在新能源領域布局的步伐。

2017年,對標特斯拉的極星從沃爾沃拆分。同年,吉利與沃爾沃合資成立領克,并于2018年發布首款混合動力SUV領克01;2019年,吉利新能源拆分為獨立子品牌,發布純電車型幾何;2021年,先后成立楓葉、smart、極氪等新能源品牌,并和百度聯合成立“集度”汽車。

但吉利新能源依舊沒有太耀眼的表現。

吉利業績報告顯示,2020年、2021年吉利累計銷量分別為132萬輛、132.8萬輛,新能源銷量分別為6.8萬輛,10.01萬輛,新能源占比分別為5.2%、7.5%。

這樣的成績即趕不上同期中國汽車市場新能源滲透率的平均水平,也與當年立下的Flag相差甚遠。直到主打30萬以上高端市場的純電動汽車極氪的出現。

吉利內部認為,極氪的推出在“技術層面是水到渠成,多年積累的三電技術、電池技術、互聯網方面的技術、自動駕駛技術等都具備了條件,這些條件也集中在SEA浩瀚架構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對于極氪,親自出任董事長的李書福,自然抱有極高的期待。7月11日,極氪宣布無論新老車主,免費升級基于高通驍龍8155的智能座艙,也令車主感受到了誠意。

吉利希望到2025年,極氪銷量達到65萬輛,在高端電動汽車市場占有率居全球前三。

同樣保持追趕姿態的,還有比亞迪。自從2018年新能源汽車全球銷冠“旁落”特斯拉,王傳福一直意難平。

2020年,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為189689輛,同比下滑17.35%。2021年,新能源汽車銷量593745輛,同比增長231.6%。今年4月,比亞迪宣布停產旗下所有燃油車后,5、6、7月銷量連破10萬輛。

據比亞迪快報,7月秦、宋家族2款系列車月銷均超3萬輛,漢、元家族系列車及“海豚”3款車型月銷超過2萬輛。其中漢DM、宋DM系列單月銷量,同比增長分別為387.3%、355.3%。

目前,比亞迪今年前7個月的新能源汽車銷量,就已超過去兩年總和還富裕25165輛。

為何短短三年間反差如此之大?

用王傳福的話解釋為,“我們憑借刀片電池、DM-i超級混動、e平臺3.0等顛覆性技術,堅持純電動和插電混動兩條腿走路,迎來了技術、產品和市場的爆發。”

其實,比亞迪整整準備了十九年,才摘下這“低垂的果實”。

02 “雙福”的目標

造電池如果是王傳福的初心,電動汽車則是夢想。

2004年,比亞迪純電動概念車ET亮相北京車展,這是中國第一款新能源概念車;2006年6月,比亞迪發布了全球首款鐵電池純電動轎車F3e,續航里程350km。

2008年,比亞迪自主研發的雙模電動汽車F3DM面世,這是世界上第一臺量產的插電混動車型,售價14.98萬元。此時,特斯拉才發布旗下首款量產純電動跑車Roadster,售價10.9萬美元。

兩者由于車型定位不同,官方售價也相差3-4倍,很長一段時間在中國汽車市場并沒有構成太強烈的競爭關系。

直到2016年,比亞迪蟬聯新能源全球銷冠,特斯拉屈居第二,彼此才進入對方視野。但顯然,雙方都未將對方放在眼里。

王傳福曾經表示,“如果家庭消費一旦啟動,比亞迪分分鐘就可以造出特斯拉”。馬斯克回應稱,“比亞迪做電池還行,汽車不是特斯拉的對手”。

但沒想到,嘴仗從來不輸的馬斯克,造車實力也確實不凡,兩年后就從比亞迪手中奪下新能源全球銷冠。

看馬斯克“不順眼”的還有李書福,也曾表示過“吉利造特斯拉很容易”。極氪001的市場定位更是直接對標特斯拉Model3。

其實,王傳福、李書??胺Q中國汽車行業最具張揚個性、最敢豪言壯語的兩位車企領導人。

王傳福曾在2009年喊出“比亞迪汽車要在2025年實現銷量世界第一”的目標,2017年又加上了一個“2025年銷售額達到1萬億萬人民幣”。

不過近年來王傳福平和了許多,不再激進放“狠話”。但重新奪回新能源全球銷冠,應該是其耿耿于懷的目標。坊間也傳出了“比亞迪內部產能規劃至2025年達到300-350萬輛”的目標。

比亞迪現有產能加上未投產規劃產能,共計320萬輛,似乎出入不大。但實際產能并沒有那么多。

分別于4月、6月投產的撫州、合肥兩座工廠,當下還處于產能爬坡階段。在此之前,比亞迪規劃產能為每年200萬出頭,商用車還要分走一部分。

不過,比亞迪停產燃油車后,也會為新能源汽車讓出產能。加上比亞迪較為垂直的供應鏈體系,使其在芯片等原材料短缺的情況下仍能保持正常生產。

而今年全球銷冠的歸屬,最終拼的可能就是產能。

業內人士認為,特斯拉上半年丟掉全球新能源汽車銷冠,主要是因為產能“拉胯”。馬斯克近期也表示:“我們的銷量完全取決于產能,需求達到了非?;闹嚨牡夭健?。

雖然有點凡爾賽,但也道出了今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產銷倒掛”的現狀。

中汽協數據顯示,6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為59萬輛和59.6萬輛,預計今年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達到550萬輛,同比增長56%以上。

而特斯拉的產能一直以來都是個大問題。

特斯拉于7月間完成了對上海工廠的升級,年產量提升至75萬輛。柏林工廠年產目標為50萬輛,但因為電機問題月產能不足5000輛。規模最大的德州工廠,由于4680電池增產困難,產量“非常少”。

今年上半年,特斯拉共交付了56.4萬輛新車,年度目標只實現了37.6%,完成目標下半年還需交付95萬輛;相比之下,上半年交付了64.1萬輛的比亞迪,已經完成了目標任務的53.4%。

6月8日,比亞迪透露在手訂單超過50萬輛,在加之產能爬坡,比亞迪在投資者會議紀要中估計“2022年銷量為150萬輛,甚至將沖擊200萬輛”的銷售目標,極有可能實現。這樣的話,今年的全球銷冠也將歸屬于比亞迪。

而李書福的新目標,目前看來實現還有相當難度。

李書福在“藍色吉利行動計劃”失敗后,又在去年11月啟動“智能吉利2025”。希望屆時實現總銷量365萬輛,新能源汽車銷量占比超過40%。

也就是說,到2025年,吉利新能源汽車銷量要達到146萬輛以上,其中極氪要達到65萬輛。但吉利上半年新能源汽車占比僅為18.39%,仍低于中國新能源汽車27.4%的平均滲透率。

同時,吉利新能源也受困于產能。

03 好戲在后頭

目前極氪001的交車周期長達半年之久,其位于寧波的智慧工廠于去年10月投產,年規劃產能30萬輛。

但安聰慧上個月表示,根據目前整個供應鏈的計劃,如果不出特殊情況,“我相信很快會實現交付過半”。

言外之意,月交付量還沒能實現規劃產能的一半。在具體到5月、6月、7月份,極氪001分別交付4302輛、4330輛、5022輛,等于剛剛到規劃產能的20%。

雖然交付量不等同于產能,但考慮“產銷倒掛”的市場現狀,應該相距不遠。

安聰慧還表示:“如果能解決800萬像素高清攝像頭供應的問題,極氪001的交付將加速?!?/p>

但很多車企都在使用800萬像素攝像頭,如2021款理想ONE。目前理想ONE每個月的交付量在萬臺左右,交付周期大約在六周。

背靠吉利的極氪,供應鏈管理能力比不過理想?估計此時的李書福對比亞迪的全產業鏈布局,充滿艷羨。

比亞迪在新能源領域有先發優勢,幾乎一邊成長,一邊布局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技術層面主要通過自研。但也和互聯網企業合作,如華為,以彌補自身在車聯網、自動駕駛方面的不足。

吉利和百度聯手,也有這方面的考量。在全產業鏈布局上,吉利和比亞迪也越來越像。但吉利更側重于生態,手段也是自研+合資+并購。

如極芯電池、中控芯片、自動駕駛、激光雷達、衛星導航、高精度地圖、核心零部件,甚至“吉利未來出行星座”計劃,都是圍繞“大出行”做的生態布局。

但如此一來,吉利和比亞迪的財務數據一直都不太漂亮,毛利率很少超過20%。

反觀特斯拉,從2017年到2022年一季度,利潤率一路上揚。前三年基本和吉利、比亞迪平均毛利率水平相當。但從2020年Model3大批量交付開始,毛利率水平開始顯著超過二者。

而且在2021年及2022年一季度并未受到原材料價格飛漲的影響,毛利率水平達到歷史新高。

另外,單就純電車型來看,吉利上半年銷量為81196輛,比亞迪為323519輛,與特斯拉相比,差距其實很大。

同時比亞迪沒有自建充電網絡,特斯拉一直在建。

7月4日,特斯拉官方表示,在中國大陸已建設1200多座超級充電站,超級充電樁超8700個,700多座目的地充電站,覆蓋370多個城市及地區。

自建充電網絡,能夠保證每一位車主到達充電車位后“有電可充”。尤其是在充電資源稀缺的地方,通過地鎖、道閘等方式可保護“專屬性”。另外,在匹配速度、充電速度、安全性等方面,自建的充電樁普遍要強于第三方充電樁。

可以說,自建充電網絡,是除產品與產能之外,另一個決定銷量的主要因素。

吉利今年以來也一直抓緊建設充電網絡,至7月31日,已覆蓋全國64城。安聰慧在今年3月份表示,年內將完成“500座包含極充、超充和輕充在內的自建充電網絡”。

新勢力也在積極布局充電樁。8 月 3 日小鵬汽車宣布,小鵬西北大環線充電線路正式貫通,環線全長 3150km,包含 14 個自營充電站。目前小鵬自營充電網絡已累計上線 954 座,覆蓋全國所有直轄市及地級行政區。

截止7月29日,蔚來也建成821座目的地充電站,4980根目的地充電樁。建成936座超充站,5091根超充樁,覆蓋269座城市。

隨著新勢力的不斷壯大,其產能也在不斷增長中。小鵬曾經表示:“小鵬汽車的月產能將達到3萬輛左右。”

蔚來的合肥第二工廠也預計于今年第三季度投產,規劃產能100萬輛;理想的第二、第三工廠,哪吒的第三工廠都在建設中,最晚到明年底都會投產。

這無形中加大了市場競爭的強度。

同時隨著華為、百度、阿里、小米等互聯網企業的不斷入局,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競爭走向,將更加復雜多變。小康股份更名賽力斯,小鵬汽車和阿里云的“扶搖”建成,似乎都預示了這一點。

值得一提的是,憑借“扶搖”自動駕駛智算中心,何小鵬已經公開宣布,“將在2025年實現真正自動駕駛,去掉輔助”。

也許正如李書福所說,新的賽道已經開始搭建,一場新的馬拉松賽跑已經出發。沒有盡頭,只有開局,沒有方法,只有方向。

這部百年汽車變革劇,好戲還在后頭。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比亞迪

7.1k
  • 一周新車盤點 | 吉利銀河E5年度更新 比亞迪海獅06雙動力上市
  • 比亞迪元UP正式上市馬來西亞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雙?!边^河,將軍馬斯克?

比亞迪已呈現大起之勢,對吉利而言也行至關鍵拐點。

圖片來源:Unsplash-Felix Mittermeier

文|明晰野望

8月3日,2022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發布。以汽車為主營業務的企業全球共有23家,7家來自中國,分別是:上汽、一汽、東風、北汽、廣汽,吉利和比亞迪。

這是比亞迪首次躋身世界500強,吉利第11年連續入選,也是王傳福、李書福領導的兩家民營車企第一次同時入選。

值得一提的是,在CleanTechnica發布的今年上半年全球電動車銷量T20榜單中,兩家車企也雙雙入選。其中比亞迪力壓特斯拉,位列榜首。

在過去的十余年間,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連續4年全球第一,吉利則連續五年蟬聯中國品牌乘用車年度銷冠。

論造車,中國“雙?!彼坪跻矝]服過誰。

但是,新勢力的不斷挑戰,互聯網巨頭的高調入局,都給“雙?!睅韷毫?。任何一方的崛起,都會擠壓對方有限的發展空間。也令比亞迪重奪全球銷冠、吉利能否轉身成功,充滿變數。

但在熙熙攘攘、紛紛爭爭之中,中國汽車行業的進化之路,也必然演繹得更加精彩紛呈。

01 追逐的年代

開年至今,比亞迪已呈現大起之勢,對吉利而言也行至關鍵拐點。

8月4日,乘聯會發布數據,7月新能源車批發量比亞迪為16.22萬輛,創下歷史單月最高紀錄。上汽通用五菱為5.93萬量,吉利汽車預估為3.50萬輛,特斯拉國內市場批發量預估為3萬輛。

自此,今年1-7月份比亞迪累計銷量已經達到808599輛,坐實國內新能源銷冠的位置。同時CleanTechnica數據顯示,比亞迪也摘得上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冠。

另據極氪汽車7月快報,極氪001車型當月交付5022輛,環比增長16.27%,累計交付突破30000臺。這個成績不算十分突出,但意味著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一直保持追趕姿態的吉利,終于邁出了堅實一步。

早在2015年,吉利就發布了宏大的“藍色吉利行動計劃”:到2020年產銷量達到200萬輛,其中插電、油電占比65%,純電占比35%,合計新能源汽車占比達到90%。

這一計劃的激進程度,遠高于同年發布的“豐田環境挑戰2050”。

2017年,吉利迎來高峰時刻,全年銷量1247116輛,同比增長63%。首次超過長安,成為自主品牌新老大。

不過,榮光難掩危機。

當年吉利新能源汽車銷量為24866輛,排在全球新能源銷量T20榜尾位置。榜單前三甲為比亞迪、北汽、特斯拉,銷量均破10萬輛。榜單上其他自主品牌上汽突破了4萬輛,奇瑞、江鈴也在3萬輛以上。吉利明顯落后于其他競爭對手。

倍感焦慮的吉利,從此加快了在新能源領域布局的步伐。

2017年,對標特斯拉的極星從沃爾沃拆分。同年,吉利與沃爾沃合資成立領克,并于2018年發布首款混合動力SUV領克01;2019年,吉利新能源拆分為獨立子品牌,發布純電車型幾何;2021年,先后成立楓葉、smart、極氪等新能源品牌,并和百度聯合成立“集度”汽車。

但吉利新能源依舊沒有太耀眼的表現。

吉利業績報告顯示,2020年、2021年吉利累計銷量分別為132萬輛、132.8萬輛,新能源銷量分別為6.8萬輛,10.01萬輛,新能源占比分別為5.2%、7.5%。

這樣的成績即趕不上同期中國汽車市場新能源滲透率的平均水平,也與當年立下的Flag相差甚遠。直到主打30萬以上高端市場的純電動汽車極氪的出現。

吉利內部認為,極氪的推出在“技術層面是水到渠成,多年積累的三電技術、電池技術、互聯網方面的技術、自動駕駛技術等都具備了條件,這些條件也集中在SEA浩瀚架構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對于極氪,親自出任董事長的李書福,自然抱有極高的期待。7月11日,極氪宣布無論新老車主,免費升級基于高通驍龍8155的智能座艙,也令車主感受到了誠意。

吉利希望到2025年,極氪銷量達到65萬輛,在高端電動汽車市場占有率居全球前三。

同樣保持追趕姿態的,還有比亞迪。自從2018年新能源汽車全球銷冠“旁落”特斯拉,王傳福一直意難平。

2020年,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為189689輛,同比下滑17.35%。2021年,新能源汽車銷量593745輛,同比增長231.6%。今年4月,比亞迪宣布停產旗下所有燃油車后,5、6、7月銷量連破10萬輛。

據比亞迪快報,7月秦、宋家族2款系列車月銷均超3萬輛,漢、元家族系列車及“海豚”3款車型月銷超過2萬輛。其中漢DM、宋DM系列單月銷量,同比增長分別為387.3%、355.3%。

目前,比亞迪今年前7個月的新能源汽車銷量,就已超過去兩年總和還富裕25165輛。

為何短短三年間反差如此之大?

用王傳福的話解釋為,“我們憑借刀片電池、DM-i超級混動、e平臺3.0等顛覆性技術,堅持純電動和插電混動兩條腿走路,迎來了技術、產品和市場的爆發?!?/p>

其實,比亞迪整整準備了十九年,才摘下這“低垂的果實”。

02 “雙?!钡哪繕?/h4>

造電池如果是王傳福的初心,電動汽車則是夢想。

2004年,比亞迪純電動概念車ET亮相北京車展,這是中國第一款新能源概念車;2006年6月,比亞迪發布了全球首款鐵電池純電動轎車F3e,續航里程350km。

2008年,比亞迪自主研發的雙模電動汽車F3DM面世,這是世界上第一臺量產的插電混動車型,售價14.98萬元。此時,特斯拉才發布旗下首款量產純電動跑車Roadster,售價10.9萬美元。

兩者由于車型定位不同,官方售價也相差3-4倍,很長一段時間在中國汽車市場并沒有構成太強烈的競爭關系。

直到2016年,比亞迪蟬聯新能源全球銷冠,特斯拉屈居第二,彼此才進入對方視野。但顯然,雙方都未將對方放在眼里。

王傳福曾經表示,“如果家庭消費一旦啟動,比亞迪分分鐘就可以造出特斯拉”。馬斯克回應稱,“比亞迪做電池還行,汽車不是特斯拉的對手”。

但沒想到,嘴仗從來不輸的馬斯克,造車實力也確實不凡,兩年后就從比亞迪手中奪下新能源全球銷冠。

看馬斯克“不順眼”的還有李書福,也曾表示過“吉利造特斯拉很容易”。極氪001的市場定位更是直接對標特斯拉Model3。

其實,王傳福、李書福堪稱中國汽車行業最具張揚個性、最敢豪言壯語的兩位車企領導人。

王傳福曾在2009年喊出“比亞迪汽車要在2025年實現銷量世界第一”的目標,2017年又加上了一個“2025年銷售額達到1萬億萬人民幣”。

不過近年來王傳福平和了許多,不再激進放“狠話”。但重新奪回新能源全球銷冠,應該是其耿耿于懷的目標。坊間也傳出了“比亞迪內部產能規劃至2025年達到300-350萬輛”的目標。

比亞迪現有產能加上未投產規劃產能,共計320萬輛,似乎出入不大。但實際產能并沒有那么多。

分別于4月、6月投產的撫州、合肥兩座工廠,當下還處于產能爬坡階段。在此之前,比亞迪規劃產能為每年200萬出頭,商用車還要分走一部分。

不過,比亞迪停產燃油車后,也會為新能源汽車讓出產能。加上比亞迪較為垂直的供應鏈體系,使其在芯片等原材料短缺的情況下仍能保持正常生產。

而今年全球銷冠的歸屬,最終拼的可能就是產能。

業內人士認為,特斯拉上半年丟掉全球新能源汽車銷冠,主要是因為產能“拉胯”。馬斯克近期也表示:“我們的銷量完全取決于產能,需求達到了非?;闹嚨牡夭健?。

雖然有點凡爾賽,但也道出了今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產銷倒掛”的現狀。

中汽協數據顯示,6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為59萬輛和59.6萬輛,預計今年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達到550萬輛,同比增長56%以上。

而特斯拉的產能一直以來都是個大問題。

特斯拉于7月間完成了對上海工廠的升級,年產量提升至75萬輛。柏林工廠年產目標為50萬輛,但因為電機問題月產能不足5000輛。規模最大的德州工廠,由于4680電池增產困難,產量“非常少”。

今年上半年,特斯拉共交付了56.4萬輛新車,年度目標只實現了37.6%,完成目標下半年還需交付95萬輛;相比之下,上半年交付了64.1萬輛的比亞迪,已經完成了目標任務的53.4%。

6月8日,比亞迪透露在手訂單超過50萬輛,在加之產能爬坡,比亞迪在投資者會議紀要中估計“2022年銷量為150萬輛,甚至將沖擊200萬輛”的銷售目標,極有可能實現。這樣的話,今年的全球銷冠也將歸屬于比亞迪。

而李書福的新目標,目前看來實現還有相當難度。

李書福在“藍色吉利行動計劃”失敗后,又在去年11月啟動“智能吉利2025”。希望屆時實現總銷量365萬輛,新能源汽車銷量占比超過40%。

也就是說,到2025年,吉利新能源汽車銷量要達到146萬輛以上,其中極氪要達到65萬輛。但吉利上半年新能源汽車占比僅為18.39%,仍低于中國新能源汽車27.4%的平均滲透率。

同時,吉利新能源也受困于產能。

03 好戲在后頭

目前極氪001的交車周期長達半年之久,其位于寧波的智慧工廠于去年10月投產,年規劃產能30萬輛。

但安聰慧上個月表示,根據目前整個供應鏈的計劃,如果不出特殊情況,“我相信很快會實現交付過半”。

言外之意,月交付量還沒能實現規劃產能的一半。在具體到5月、6月、7月份,極氪001分別交付4302輛、4330輛、5022輛,等于剛剛到規劃產能的20%。

雖然交付量不等同于產能,但考慮“產銷倒掛”的市場現狀,應該相距不遠。

安聰慧還表示:“如果能解決800萬像素高清攝像頭供應的問題,極氪001的交付將加速。”

但很多車企都在使用800萬像素攝像頭,如2021款理想ONE。目前理想ONE每個月的交付量在萬臺左右,交付周期大約在六周。

背靠吉利的極氪,供應鏈管理能力比不過理想?估計此時的李書福對比亞迪的全產業鏈布局,充滿艷羨。

比亞迪在新能源領域有先發優勢,幾乎一邊成長,一邊布局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技術層面主要通過自研。但也和互聯網企業合作,如華為,以彌補自身在車聯網、自動駕駛方面的不足。

吉利和百度聯手,也有這方面的考量。在全產業鏈布局上,吉利和比亞迪也越來越像。但吉利更側重于生態,手段也是自研+合資+并購。

如極芯電池、中控芯片、自動駕駛、激光雷達、衛星導航、高精度地圖、核心零部件,甚至“吉利未來出行星座”計劃,都是圍繞“大出行”做的生態布局。

但如此一來,吉利和比亞迪的財務數據一直都不太漂亮,毛利率很少超過20%。

反觀特斯拉,從2017年到2022年一季度,利潤率一路上揚。前三年基本和吉利、比亞迪平均毛利率水平相當。但從2020年Model3大批量交付開始,毛利率水平開始顯著超過二者。

而且在2021年及2022年一季度并未受到原材料價格飛漲的影響,毛利率水平達到歷史新高。

另外,單就純電車型來看,吉利上半年銷量為81196輛,比亞迪為323519輛,與特斯拉相比,差距其實很大。

同時比亞迪沒有自建充電網絡,特斯拉一直在建。

7月4日,特斯拉官方表示,在中國大陸已建設1200多座超級充電站,超級充電樁超8700個,700多座目的地充電站,覆蓋370多個城市及地區。

自建充電網絡,能夠保證每一位車主到達充電車位后“有電可充”。尤其是在充電資源稀缺的地方,通過地鎖、道閘等方式可保護“專屬性”。另外,在匹配速度、充電速度、安全性等方面,自建的充電樁普遍要強于第三方充電樁。

可以說,自建充電網絡,是除產品與產能之外,另一個決定銷量的主要因素。

吉利今年以來也一直抓緊建設充電網絡,至7月31日,已覆蓋全國64城。安聰慧在今年3月份表示,年內將完成“500座包含極充、超充和輕充在內的自建充電網絡”。

新勢力也在積極布局充電樁。8 月 3 日小鵬汽車宣布,小鵬西北大環線充電線路正式貫通,環線全長 3150km,包含 14 個自營充電站。目前小鵬自營充電網絡已累計上線 954 座,覆蓋全國所有直轄市及地級行政區。

截止7月29日,蔚來也建成821座目的地充電站,4980根目的地充電樁。建成936座超充站,5091根超充樁,覆蓋269座城市。

隨著新勢力的不斷壯大,其產能也在不斷增長中。小鵬曾經表示:“小鵬汽車的月產能將達到3萬輛左右。”

蔚來的合肥第二工廠也預計于今年第三季度投產,規劃產能100萬輛;理想的第二、第三工廠,哪吒的第三工廠都在建設中,最晚到明年底都會投產。

這無形中加大了市場競爭的強度。

同時隨著華為、百度、阿里、小米等互聯網企業的不斷入局,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競爭走向,將更加復雜多變。小康股份更名賽力斯,小鵬汽車和阿里云的“扶搖”建成,似乎都預示了這一點。

值得一提的是,憑借“扶搖”自動駕駛智算中心,何小鵬已經公開宣布,“將在2025年實現真正自動駕駛,去掉輔助”。

也許正如李書福所說,新的賽道已經開始搭建,一場新的馬拉松賽跑已經出發。沒有盡頭,只有開局,沒有方法,只有方向。

這部百年汽車變革劇,好戲還在后頭。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出国| 长海县| 如东县| 利津县| 温泉县| 祁门县| 永平县| 沙坪坝区| 姜堰市| 剑河县| 库伦旗| 晴隆县| 双辽市| 老河口市| 盖州市| 阳曲县| 阜南县| 永嘉县| 苏州市| 抚远县| 麦盖提县| 商南县| 昌都县| 当雄县| 汨罗市| 深圳市| 团风县| 安图县| 乌鲁木齐县| 日土县| 定远县| 深水埗区| 麟游县| 慈溪市| 临武县| 武川县| 汉阴县| 宿松县| 元谋县| 和龙市|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