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陸玖商業評論
近日,據 36氪報道,長城汽車將有人事變動,原高級副總裁兼銷售公司總經理、魏牌 CEO李瑞峰 ,被任命為 長城汽車 CGO(首席增長官), 負責長城的品牌及國際戰略業務規劃,統管長城旗下 哈弗、坦克等品牌 ,下屬各品牌 CEO直接向李瑞峰匯報工作。
在魏建軍擔任董事長的格局下,李瑞峰將和剛上任的長城總經理穆峰,形成“雙峰”搭檔。
李瑞峰是個猛人,前段時間猛懟增程式,暗諷余承東,如今負責長城整體的品牌營銷,看來是他的風格得到了上面的認可。
但是,對于李瑞峰來說,和穆峰的搭檔以及渠道的變革才是最難的地方。
他準備好了嗎?
先懟后上位的李瑞峰
先梳理一下前段時間長城對外對內的動作時間線。
7月6日,李瑞峰怒對增程式技術,把矛頭對準余承東,在微博里表示:打鐵還須自身硬,增程式混動技術落后是行業共識,再大的嘴,也不能大放厥詞。從而引發了一輪增程式到底是不是落后技術的大討論。
當時就有人懟李瑞峰,認為他在蹭熱度。因為他擔任CEO的魏牌,這些年銷售情況并不好,但華為的問界M5、理想one作為采用增程式技術的汽車,銷售量卻不錯。很多人認為,李瑞峰是在借增程式的話題,蹭華為的熱度。
7月11日、12日,長城總經理王鳳英接受媒體采訪的上下兩段視頻放出。
在長長的訪談里,王鳳英對外的發言,有幾個槽點:
一,在談到長城做轎車失敗原因的時候,王鳳英總結說,國人買車消費在全球范圍內都非常獨特,買車要面子,就是喜歡大的。
這個論調,在微博引起爭議,一些網友對這種說法頗有微詞。
二,談到長城汽車港股價偏低的問題,王鳳英認為,長城盈利水平一直不錯,但和資本的溝通不夠充分,長城一直有一個錯誤的思想導向,認為扎扎實實做產品,做好創新就行了。
這樣的說法令很多人不滿意,有網友說:你就承認自己能力不行不就完了?
三,另外就是評價競爭對手,王鳳英在談股價的時候,提到比亞迪,認為“他們在針對資本市場做戰略設計,就是為融資而設計,產品可以不賺錢,盈利也可以沒有。要的就是科技的概念,能源的概念,他就不一樣。”
很多平臺將這段視頻截取出來單獨發表,沒有了上下文和整體氣氛,更是讓輿論全炸了鍋,有人認為王鳳英太“酸”。
除此之外,王鳳英在視頻對話里,談及長城做轎車時,說是魏總的情懷,提到長城資本市場不好,說“魏總的理念,就是扎扎實實做產品,做創新……”言語中的意思令人玩味。
除此之外,當時正值李瑞峰狂懟增程式,王鳳英的觀點卻和李瑞峰不一致。
王鳳英認為,從消費者角度來說,目前增程式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它解決了兩個問題,第一個,更少的油耗,省油;另外,沒有里程焦慮。”
7月24日,長城汽車宣布,王鳳英辭任長城總經理,由穆峰接任。
8月11日,傳出李瑞峰被任命為CGO的消息。
這讓人不得不得出這樣的結論:李瑞峰的風格,得到了長城高層的認可。
優勢:玩轉營銷的傳統
在營銷上,長城在車企里面算是走在前列的。
哈弗大狗的名字,就是通過“一字萬金”全球征名定下的。WEY的“復古潮駕”也曾經在網上征名,同時,通過發起更多的互動,比如寫下喜歡哈弗大狗的1000個理由等等活動,長城有效地拉動了和用戶的距離,增加了品牌車型的曝光度,而且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據王鳳英對外透露,在長城用戶運營平臺,有上千萬人的注冊數量。
蹭熱度也好,搞噱頭也好,能吸引到用戶的關注度是核心。長城在這方面做得早,效果也不錯。
長城在創立之初,資源資金有限的情況下,就是靠著營銷沖出重圍的。可以說,營銷是長城的法寶之一。
根據李瑞峰的履歷可以看出,他在營銷的各個環節都歷煉過,涉及到銷售、運營監管、市場管理、網絡建設、售后、客戶關系,從2014年起,李瑞峰就擔任過長城的銷售公司總經理,長城汽車的互聯網玩法,他都是有參與,甚至是主導過的。
站在CGO這個位置,李瑞峰可以甩開膀子,大刀闊斧實施自己的營銷理念。7月份怒懟增程式算是他的亮相。
一位汽車行業的人士表示,長城各個品牌差不多是獨立核算,魏建軍也鼓勵內部競爭。“你可以看看哈弗,出了十幾款接近的車型,互相打。李瑞峰肯定是領了任務的,要達到一個指標。為了這個任務,長城給予充分的授權。”
他認為,這兩年,長城通過征名活動,也在逐漸玩社交媒體,所以有意地蹭熱點、造熱點。
營銷是長城的強項,但公關就未必是了。
以7月份的事情舉例,在對待增程式技術的態度上,李瑞峰和王鳳英的觀點并不一致,或者說,兩個人在對外發言時,并沒有統一過口徑。
從技術上來說,李瑞峰懟增程式,在客觀效果上,一是增加自家品牌的熱度,另外,通過批評對手,也可以從技術層面突出自家車的優勢,這無可厚非。但誰都知道,技術有時候和市場并不能直接掛鉤,王鳳英的觀點應該更理性一些。
就增程式技術的爭議,陸玖商業評論有一次參訪華為,華為的人被問到這個問題,對方的回復是,最終還是要看市場的選擇。
作為同一個集團的高層對外發言,應該有一個統一的口徑,不能出現左右互搏的情況,這是基本的常識。長城汽車顯然沒有做好公關工作。
另外,李瑞峰在懟增程式的時候,基本是單兵作戰。無論是魏牌官方微博,還是魏牌CMO喬心昱,都沒有跟進,為其助陣,長城汽車就更沒有出來說話。
上述人士向陸玖商業評論表示,長城汽車在做公關方面起步沒幾年。都是從媒體挖的記者,公關體系剛建立起來的。價值觀剛剛從零到有,但并不成體系。
痛點:品類之癢和新能源之殤
王鳳英離開長城,留給穆峰和李瑞峰這對“雙峰組合”的挑戰并不小。
2021年6月份,魏建軍表示,長城汽車2025年目標為年銷400萬輛,新能源汽車占比將達到80%,營業收入超6000億元。
根據公開數據,2021年,長城汽車營業收入為1364億元,累計銷量為128萬輛。要在這個基礎上達到400萬輛,年復合增長率要達到33%。根據這個增長率,2022年,長城汽車銷量要達到170萬輛。
目前看來,2022年要達到這一目標,挑戰頗大。
7月份,長城汽車公布的產銷快報顯示,公司上半年銷量為51.85萬輛,這意味著,要達到170萬輛的年銷量,下半年長城要賣掉118萬輛車,這幾乎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根據長城方面的披露,上半年,長城汽車哈弗品牌、WEY品牌、長城皮卡銷量均在下滑,歐拉品牌和坦克在增長。但歐拉和坦克的基數本來就不大。差不多都是五萬多的銷售數量。
很多業內人士認為,長城目前存在的一大問題,就是品牌太多太雜,內耗情況比較大。
但是長城內部有不同的看法。
王鳳英認為,長城要實現大的跨越,必須要開發新的品類,擴大品類。
“一個個的品類,支撐長城從最早期到現在千億級的規模。沒有這么多品類,僅僅在一個賽道上,很難從千億級跨到萬億級。一個坦克,有可能再造一個長城。”
長城現在有皮卡、哈弗、歐拉、坦克、WEY、沙龍六個品牌。王鳳英認為,每個品牌代表了一個品類,她希望每個品類在細分賽道都是領先者。“比如皮卡、哈弗都是領先者,坦克就是冠軍。”
但實際上,長城早年,是通過大單品取勝的。
早年的長城皮卡、哈弗SUV系列,都是大單品,長城通過營銷創新和快速迭代,以及極早的布局,依靠這兩個品類,占據了市場地位。
另外,在新能源領域,長城布局很早,但切入太晚。不過,長城的蜂巢能源、毫末科技也不可小覷了,長城的氫能產業布局也較早。
王鳳英曾表示,長城汽車早就預見了新能源賽道的機會,但是因為燃油車品類是公司的核心收入來源,所以在新能源賽道比較猶豫,導致在這一塊慢了一些。
未來:光靠營銷還不夠
媒體報道,有知情人士透露,魏建軍喜歡熱鬧,長城需要有話題出圈,李瑞峰顯然做到了。怒懟增程式一役,起碼讓很多不了解的人知道了魏牌。
但對于李瑞峰來說,僅僅蹭熱度、出圈還不夠。
李瑞峰和穆峰的組合,類似于魏建軍和王鳳英組合。從履歷上看,穆峰偏技術,負責研發多年,李瑞峰經濟學專業畢業,多年來一直負責營銷銷售。這種技術+銷售的組合,延續了魏建軍和王鳳英的搭檔模式。
但是這對“雙峰組合”,和魏建軍+王鳳英組合又有所不同。
王鳳英和魏建軍,是總裁與董事長的關系。王鳳英主抓營銷和戰略,魏建軍主抓產品研發和制造,分工很明確。而且王鳳英有足夠的話語權。
李瑞峰和穆峰,是CGO和總經理的關系。
在王鳳英時代,營銷介入很早,甚至最早的時候主導產品的規劃和設計,最大化地保證了做到了產品的差異化,也是長城以小博大的秘籍。
李瑞峰作為CGO,能做到嗎?
另外,就是渠道變革問題。
汽車銷售去中間化已經成為趨勢,互聯網直賣模式將會成為主流,李瑞峰需要壯士斷腕的決心,對渠道進行一次大刀闊斧的改造。而這,比新勢力從無到有做直賣模式難得多。
一里一外兩個問題,對于李瑞峰來說,都是不小的考驗。
不過,李瑞峰首要做的是先把下半年的車買好,把目前的六大品牌矩陣擰成一股繩,形成合力。
根據長城官方上市公司問答的回復信息,長城在下半年即將上市一系列新車型,其中哈弗H6-HEV和沙龍機甲龍非常關鍵,一個是長城曾經爆款的新能源版,一個是長城高端定位的新能源品牌。
李瑞峰要把這兩款車打響,邁出自己在CGO這一新職位的堅實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