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野汽車數據造假擴大至小型卡車,母公司豐田進一步受影響。
據日經中文網報道,日野汽車稱,將暫停交付日野Dutro小型卡車,因為日本交通省調查顯示,約7.6萬輛Dutro小型卡車沒有完成規定次數的發動機測試,此前數據造假并不涉及2019年以后出售的小型卡車。
繼大中型卡車之后小型卡車也發現違規行為,日野面向日本國內的卡車基本無法出貨。日野新聞發言人表示,“因為沒有違反排放標準,這些小型卡車并沒有被召回,但現在幾乎在日本市場停售”。
豐田表示,約1.9萬輛搭載了日野發動機的卡車受到影響,包括豐田Dyna和Toyoace卡車。
數據造假再升級使豐田的處境更顯艱難。今年以來豐田推進目標并不順利,經歷了首款純電動汽車的召回和大規模的減產。由于供應鏈中斷和半導體短缺,豐田年內多次宣布減產,官方預測8月全球產量比年初計劃減少2成。此外,6月豐田還宣布召回海外2700輛bZ4X。
據路透社報道,豐田集團旗下豐田通商CFO巖本秀之表示,預計豐田汽車不會實現全年970萬輛生產目標。
對于造假的原因,日野歸咎于封閉的企業文化,以及管理層未能與員工充分接觸,導致員工更重視實現進度和數字目標,而非遵循流程的要求。
作為擁有日野50.1%股權的豐田自然也受到質疑。一些分析師認為豐田需要為此承擔部分責任,并在日野恢復中發揮作用。“豐田的責任是嚴肅的,”東海東京研究所高級分析師Seiji Sugiura說,“豐田對日野的企業文化負有責任。”路透社指出,日野于2001年成為豐田的子公司,此后幾乎所有日野的總裁都出身于豐田。
豐田首席傳播官Jun Nagata稱,豐田作為母公司在批準重要事項和提供治理建議方面已完成必要的任務,但無法直接干預日野的管理層。“日野將重組公司并保護其品牌”,Jun Nagata補充道。
此外,豐田還面臨集體訴訟的風險。央視財經此前報道,4家美國企業以日野發動機數據造假帶來損害為由,將日野及豐田一并告上美國法庭,并要求支付超過500萬美元的賠償金。
日野表示,今后有可能會面臨類似的訴訟,目前還無法估算訴訟將給公司業績帶來多大的影響。豐田宣傳部門的負責人則對此不作具體評價。
這是日野第3次發現違規行為,3月日野首次宣布部分大型卡車尾氣數據存在違規,8月2日再次表示,至少2003年以前就開始存在違規現象,8月上旬則公布了總結違規原因的報告。與此次的數量合計,涉及車輛達到64.3萬輛(僅日野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