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貝克街探案官 魯鎮西
全球最大的濕地,在巴西中南部,橫跨馬托格羅索州及南馬托格羅索州,這就是潘塔納爾濕地。
在這里一共棲息了約有463種鳥類、269種魚類、236種哺乳動物、141種爬蟲與兩生類、及超過9,000種的無脊椎動物,讓世人領略了生態系統的開放與融合。
現如今,已經沒人能說清潘塔納爾是什么時候形成的,只知道它是在安地斯山脈形成之前,因地殼大規模運動擠壓形成的內部三角洲,并匯集了幾條河流千百年來不斷將沉淀物及土壤侵蝕的殘余物,才形成現在看到的潘塔納爾濕地。
雖然今天的人類已經沒有機會見證潘塔納爾濕地的自然形成過程,但潘塔納爾卻有機會見證另一個“潘塔納爾生態系統”的形成。
這就是OPPO在2022年8月30日推出的,面向萬物互融的自研智慧跨端系統,潘塔納爾。
面對當今生活中各種各樣,在硬件、系統方面存在巨大差異的電子設備,為用戶提供無縫協同的跨端體驗,早已是終端廠商必須解決的痛點問題,OPPO的潘塔納爾又存在哪些優勢?
01 跨設備場景應用,兵家必爭之地
按照OPPO自己的定義,潘塔納爾系統是其Color OS的一部分,拓展了Color OS作為操作系統的智慧跨端能力,是OPPO實現萬物互融的軟件基座,由此可知,OPPO的潘塔納爾,是操作系統和軟件層之間的連接器。
潘塔納爾通過端云協同的融合計算與泛在服務能力,實現了以人為中心的跨設備、跨系統的連貫服務,為用戶創造設備無界、服務直達的全新體驗,并幫助開發者降低開發門檻和成本,助力數字化產業生態的繁榮發展。
在此之前,蘋果的“跨設備”操作局限在手機、平板、筆記本電腦和PC之間的“共同協作”,主要通過一個軟件級應用,實現同一個賬號下不同設備之間的數據同步,和其系統無關。這種技術進步讓蘋果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滿足現狀,停滯不前。
直到后來遇到了華為的“鴻蒙OS”,華為先推出面向用戶的“鴻蒙操作系統”,為用戶提供一個流量入口,然后再推出“Open Harmony”,定位是一款面向全場景的開源分布式操作系統。通過后者,華為的鴻蒙系統不僅實現了手機、平板、筆記本電腦和PC之間無縫協作,即設備之間可以通過“拖動”的形式直接承接處理文件,不需要通過軟件同步數據。
最重要的是,鴻蒙成功拓展了家電在內的所有消費級電子設備,并成功“上車”,讓用戶可以通過手機完成和汽車的交互。
圖源:潘塔納爾白皮書
在這一點上,潘塔納爾和鴻蒙車機系統一樣,即實現車機跨端連接、實現服務無縫流轉,而與鴻蒙不同的是,潘塔納爾入局時間點晚于鴻蒙多年,軟件應用層面沒有華為鴻蒙豐富。但這一點可以通過OPPO對開發者的吸引力,疊加時間的付出來彌補。
因為據OPPO在發布會上公布數據,Color OS全球月活躍用戶數量已經突破5億,這是一切生態的基礎。
02 為留住用戶,更為車機互聯
為了提升用戶的體驗,OPPO想要打造一個面向萬物互融、以人為中心的智慧跨端系統,在此基礎上,推出了車機互融系統解決方案——OPPO Carlink。
關于OPPO Carlink,OPPO希望其能做到汽車在生命周期內無需更換車機系統,就能解決現有車機與手機等移動設備間交互方式有限、生態封閉、互聯方案各異等問題,并彌補智能座艙生態在生命周期內算力、內容、服務資源不足的短板。
根據OPPO發布會,其車機解決方案最大的優勢就是開放包容、自然流轉、可信安全。相比市面上常見的“霸屏式”技術路線,車企一旦采用了對方的方案,相當于交出了車輛屏幕的控制權。而OPPO的技術路線彈性更大,車企可以選擇與OPPO合作的程度和產品類型,自由度更高。
圖源:潘塔納爾白皮書
這也正是大多數老牌車廠最為在意的合作痛點。而OPPO Carlink似乎不存在這種困擾,公司2022年8月24日與上汽集團、上汽零束正式成立“生態域”聯合實驗室,面向萬物互融時代,聚焦生態域,探索更加前沿的技術課題,雙方的合作,將進一步深化OPPO Carlink的生態域。
按照公開資料,OPPO和上汽將攜手探索“SOA應用服務、生態域融合、車機互聯”等領域。上汽零束SOA開發者平臺與OPPO應用服務開發者平臺首次將汽車域控概念引入智能設備領域,以面向服務的架構,將數據、軟件、硬件能力服務化,并將服務原子化,達到靈活可組合、多端可協同的效果,創造性地實現了智能車與智能設備的無縫連接以及生態融合,真正解決了物聯網時代場景體驗連續性的問題,打破不同設備之間的信息鴻溝,從而升級座艙體驗。
圖源:潘塔納爾白皮書
目前,OPPO所探索的車機互融領域,與智能汽車制造廠商的商業合作關系,從全球范圍來講都屬于首次聯合創新,因此目前還沒有成熟的商業模式可以借鑒,但OPPO的車機融合方案在保障車機品牌調性基礎下,解決了車機應用生態不夠豐富,服務不連續、用戶體驗不完整,駕駛狀態下應用交互復雜的問題。
現如今OPPO與行業汽車廠商都溝通過此方案,汽車廠商也都對此有極大的期待和興趣,并正在商討落地計劃。
若該方案最終落地,OPPO Carlink將通過開放手機的軟硬件能力,幫助產業鏈上下游減少開發周期和成本,促進行業快速健康發展,實現標準與產業的緊密結合,將手機、車機、IoT智能設備的互聯互通快速產業化。
03 車機交互,是跨設備應用中最大的一片藍海
OPPO之所以對OPPO Carlink如此重視,主要是因為在跨設備交互領域,這是為數不多的藍海。
現階段的跨設備交互領域主要分為三大類,手機、平板、筆記本電腦、PC之間的無縫銜接辦公;以手機為接口,控制各種家電等聯網設備的IOT領域;和以手機為接口,實現和整車交互的車機領域。
雖然OPPO的車機交互系統還沒有真正落地,但是參考華為旗下鴻蒙/HiCar及其主要競爭對手,可以管中窺豹式地領略車機系統的市場現狀。
相對于華為鴻蒙、大眾VW.OS這種高度定制型操作系統的深度開發,蔚來、小鵬等大部分主機廠一般都選擇開發ROM型操作系統,因為這種汽車操作系統不涉及系統內核更改,一般只涉及汽車服務、車輛服務以及應用程序等內容的修改。
最后一種是以華為HiCar、蘋果CarPlay、百度CarLife為代表的手機映射系統,即把手機屏幕內容映射到中控大屏,更像是通過整合地圖、音樂、社交、語音等功能為一體來滿足車主需求的超級APP。
雖然技術路徑不同,但這三種車機交互系統的功能是一致的,即改善前座艙系統硬件固化、應用少、升級慢的局面,聯合定義硬件接口。做到硬件即插即用,可替換升級,多樣化硬件之間互聯互通并通過API接口開放給應用,快速開發,全場景覆蓋,多設備協同的座艙系統,為消費者提供智能化、多樣化的服務體驗。
只是手機映射系統作為入門款交互系統讓用戶體驗一下尚可,伴隨座艙域與自動駕駛域的融合,座艙OS將進一步向整車OS邁進,即華為鴻蒙系統所處的高度定制型操作系統。佐思汽研預測2024年以后將實現這一轉變。
而根據麥肯錫數據,2020年全球廣義操作系統市場規模為200億美元,到2025年約370億美元,到2030年可達500億美元,可見未來近10年內操作系統市場具有較大的增長空間。
相較于傳統車廠自研車機系統,擁有手機生產背景的企業介入車機系統領域更具生態優勢,因為用戶手機的日均使用時長遠高于汽車,手機廠更清楚用戶的迫切訴求,而且憑借其手機生產階段積累數以億計的龐大用戶群,相較于以萬為銷量計數單位的汽車用戶,在市場積累方面更是降維打擊。
基于上述兩個原因,切入車載系統的廠商,對比傳統車企自研車載系統具有明顯優勢,更容易在這個飛速增長的市場中率先分一杯羹。
按照目前的市場格局來看,華為已經占據了明顯的先發優勢,并且有小康這種一個月賣出萬輛級別的優等生,OPPO Carlink想要證明自己的實力,還需盡快和上汽聯合推出一款爆品,改變消費者的固有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