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光子出行 張瑞辰
編輯 | 潘談
北京時間3月2日凌晨5點,備受矚目的特斯拉2023年投資者日在得州超級工廠舉行,但這次的活動或多或少是讓大家失望了,因為萬眾期待的新車、4D雷達、HW4.0之類的啥都沒有。
但驚喜也是有的!沒想到鴿了半個多小時的馬斯克,一張嘴就給股價喊跌了1.43%,直接蒸發了近2050億美元。
活動上主要內容就是揭曉了特斯拉宏圖的第三篇章,主要是圍繞可持續性能源經濟的計劃,并且馬斯克稱這一總體規劃將描繪未來如何走向完全可持續能源之路,在發布會上帶來了特斯拉最新的長期戰略和下一代特斯拉平臺細節等。
關于可持續性能源:
特斯拉發布一份白皮書,勾勒出為地球使用可持續能的清洗道路。并計劃在可持續能源制造業投資10萬億美元。
馬斯克稱目前傳統的燃油車只能把20%的燃料轉化為驅動車輛前進的動能,并趣味調侃道:“未來所有汽車都將采用純電驅動且自動駕駛,屆時燃油車上路就和騎馬沒什么兩樣,甚至火箭也可以電氣化。”
要做到可持續性能源經濟發展具體需要達成以下目標:電池儲能240TWH、可再生電力30 TWH、制造領域投資10萬億美元、能源要求為燃料經濟的一半、占地面積低于0.2%、占2022年全球GDP的10%、無法克服的資源挑戰為零。
馬斯克表示如果新能源的產能在2030年前,按計劃在風電、太陽能、電池、汽車等領域增速進行,那么2050年前就能實現能源100%的可持續。并且提及到鋰資源,新能源電池生產的過程中關鍵在于限制了來自于提純鋰元素的產能,而不是發現鋰礦資源,目前鋰的提煉是一個限制因素。
在進程上,特斯拉高管Drew Baglino表示在德克薩斯州科珀斯克里斯蒂的鋰冶煉廠已經破土動工,將于年底開始在該地試運行精煉鋰,目標是在12個月內開始生產,將鋰精煉成電池級鋰化學品。
關于汽車方面:
在此次發布會上,關于特斯拉汽車方面提及的內容有:
1、Cybertruck卡車將于今年問世。
2、特斯拉下一代汽車目標是可由多人同時組裝,組裝成本降低50%。
3、特斯拉下一代平臺將減少75%的碳化硅,永磁電機將完全不使用稀土材料。
4、未來所有車型將轉向48伏電力系統。
5、特斯拉下一代汽車將重新設計控制器,以降低電子設備的復雜性和成本。
6、特斯拉將打造一支擁有約8500萬輛汽車的全球電動車隊。
7、特斯拉全球副總裁朱曉彤表示,公司產量達到了400萬輛的里程碑,目標是每45秒造一輛車。
雖然馬斯克在可持續性能源經濟方面提出的“宏圖計劃”值得敬佩,但特斯拉終歸是一家汽車公司,用戶和消費者更希望看到特斯拉的新產品而不是一輛Cybertruck講三年。外界早就有對特斯拉新車(可能被命名為Model Q)的各種猜測聲了,比如15萬的特斯拉、跨界旅行車、標配自動輔助駕駛硬件再付費開通、搭載三元鋰電池等。但特斯拉官方卻對此沒有一點聲音,似乎還有特斯拉正準備對其銷量最高的Model Y進行生產改造的消息,莫非Model 3和Model Y還有韭菜可割?
按照特斯拉的說法:“新車還得晚些時候”。
關于人工智能:
馬斯克在本次的活動上展示了其人形機器人Optimus的第二次亮相視頻,表達了現階段Optimus所能達到的能力。視頻中一個Optimus展示了行走能力,而另一個Optimus則是在組裝一臺新Optimus。明顯感覺比上一次在特斯拉AI Day,行走以及工作等方面精進了許多,不過對此馬斯克也是自曝了此前AI Day上展示的Optimus“其實根本沒有運作”。
重點在于此次特斯拉帶來的全自動駕駛板塊,在數據方面,特斯拉自動駕駛軟件總監AshokElluswamy表示,特斯拉將會使用人工智能等解決復雜的規劃問題,正向自動貼標系統更新。利用來自八個攝像頭的行駛數據實現自動標注,形成一個單一的三維模擬空間,進而來不斷迭代和優化視覺算法。
特斯拉還表示在遇到復雜問題的時候,可以做到毫秒級的延遲,并公布了FSD的碰撞數據:使用FSD Beta特斯拉每行駛1萬英里僅發生3次碰撞,而其余在美國行駛的司機1萬英里則會發生5次碰撞。這樣看來也不能證明特斯拉FSD的安全性就比人類司機高多少,甚至放到中國這樣車多路雜的地方,就目前的自動輔助駕駛能力還不能讓用戶放心交給車,畢竟特斯拉剎車失靈年年有,最近尤其多。
總的來說,反正這次特斯拉的投資者日活動在我看來沒什么亮點,無非就是表達一下馬斯克的前瞻思想,雖然馬斯克不僅只局限于造車領域我們都有所了解,但我左看右看這次的活動,只留下了馬斯克想“拯救地球”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