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周姝祺
3月9日,針對多名核心高管處于已離職或將離職的消息,小鵬汽車回應界面新聞稱,“不實消息。”
根據媒體報道,小鵬汽車動力總成副總裁劉明輝已經離職,由零部件公司德爾福前技術高管顧捷接替,出任動力部門高級總監。劉明輝曾在一汽集團工作25年,主管汽車動力系統研發。
小鵬汽車首席人才官兼銷售副總裁廖清紅也將離職,其所負責的銷售和營銷業務,已分別由小鵬汽車老人王桐和剛從吉利加入不久的易寒接管,兩人均向小鵬汽車總裁王鳳英匯報。
更令人關注的是,消息稱小鵬汽車聯合創始人夏珩和何濤也或將發生業務變動。其中,夏珩將轉去負責小鵬的各項自主零部件業務,何濤則去向不明。
界面新聞從知情人士處獲悉,劉明輝已于今年2月份離職。小鵬汽車內部員工告訴界面新聞,廖清紅仍在人事系統中可以查到,但是接下來均未安排任何會議議程。同時,夏珩和何濤在內部已經處于邊緣化狀態一段時間。
在去年10月的小鵬汽車組織架構調整中,小鵬汽車E車型產品平臺負責人為廖青紅,小鵬P7和G9均由該平臺打造;F平臺由夏珩負責,下半年要推出中型轎跑純電SUV G6(內部代號:F30)。兩大平臺負責人均直接向小鵬汽車董事長、CEO何小鵬匯報。
不過,自今年1月底王鳳英加入小鵬汽車出任總裁后,她開始全面負責小鵬汽車產品規劃、產品矩陣以及銷售體系,并向何小鵬匯報。原本廖青紅和夏珩負責的部分業務事實上已交由王鳳英決策。
小鵬汽車內部人士向界面新聞表示,王鳳英工作嚴厲,對于業務梳理、效率提升和問題解決都有想法和條理。“內部和經銷商層面目前對她都比較認可。”
該人士透露,今年小鵬汽車在多個業務條線仍在進行人事調整和工作內容變動,但未向全員發布通知郵件。相關報道稱,2月中旬的組織調整郵件僅發向了小鵬汽車中高層員工,涉及汽車技術中心、制造工程中心、供應鏈中心以及用戶發展中心等核心部門。
在今年1月小鵬汽車年終總結會上,何小鵬直言,公司組織能力導致部門低效,為領導的數據而生、為匯報而生,以及沒有為客戶為導向,不是為多產品同時并行開發的邏輯。
“這樣的組織都是讓基層同學在干活,管理同學有很多人都要淘汰,要激勵或者是要重新篩選。”
2022年,小鵬汽車在中國新能源乘用車市場銷量排名第12位,而2021年小鵬汽車排在第7位。排名下滑同時,小鵬汽車的增速低于行業大盤。乘聯會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零售銷量同比增加90%,而小鵬汽車僅同比增加23%。
今年前兩月,小鵬汽車銷量1.12萬輛,同比下滑41.4%,而同為新勢力的理想和蔚來仍保持同比增長,分別位于新能源廠商銷量排行榜第七位和第八位。當前小鵬汽車仍處于組織結構調整的陣痛期。
同時,今年開年正在進行的價格戰對小鵬汽車接下來的新品發布更增添壓力。多家造車新勢力已經主動給予購車優惠,比亞迪在經銷商端啟動官降,特斯拉Model 3售價也已低至22.99萬元。合資汽車公司也加入降價大軍,政企補貼下部分車型降價力度達到9萬元。
在這場“淘汰賽”之下,小鵬P7將在3月10日迎來改款車型P7i。這款車型能否再度成為小鵬汽車的銷量支柱,帶領小鵬汽車走出低谷,定價將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