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深途 黎明
編輯|艾小佳
造車新勢力的3月交付成績單來了。
理想又拿了個冠軍,交付20823輛;蔚來排第二,交付10378輛;哪吒交付10078輛排在第三。剩下的新勢力們,交付量都沒過萬。這其中,嵐圖、問界沒交卷。
按照慣例,每個月1號,造車新勢力都要公布上個月交付量。搶著交卷的,一般成績還可以;拖延不交的,大概率遇到了問題。
整體來看,造車新勢力在3月的市場表現很一般,屬于那種從低谷慢慢恢復的狀態。小鵬、哪吒的交付量同比去年是下滑的,但這些車企很有心機,在公布數據時用“環比”口徑,跟成績更差的2月比,于是就又“增長”了。
今年的3月有一點比較特殊——價格戰。1月特斯拉率先降價后,陸續有一些新勢力跟進降價,然后傳統燃油車企在3月集體“掀桌子”,開啟史無前例的價格戰。局面非常混亂。
價格戰的負面影響已經開始體現了,尤其是小鵬、問界,受到的影響相對較大。短期要從坑里爬出來有點難。
另外,華為在3月的最后一天再次重申不造車,狠狠打了華為內部“造車派”的臉。銷量已經連續幾個月下滑的問界,準備接受更嚴峻的市場考驗。
銷量不過萬,各有各的難
理想、蔚來在3月的交付成績還不錯。理想靠的是L系列的三款車,蔚來靠的是ET5,這幾款車的市場表現比較穩定,就不詳細展開。我們重點看看那些交付量沒過萬的品牌。
小鵬、零跑、極氪都沒過萬,嵐圖少有地沒公布成績單。我們重點看看這幾個品牌,并分別用一個關鍵詞概括它們在3月的表現。
“還在坑里”的小鵬。
去年9月發布新車G9后,小鵬就一直蹲在坑里沒出來。今年3月,小鵬交付新車7002輛,這是它連續第8個月交付量不過萬。而且,今年一季度跟去年同期相比,小鵬每個月的交付量都是下滑的。
小鵬現在的問題是,沒有爆款。之前的爆款是P7,去年3月僅P7這一款車就賣了9183輛,比現在五款車加起來都要多。現在的P7已經連續4個月停留在一兩千輛的水平,因為大家知道P7要改款,于是選擇觀望。
改款后的P7i終于在3月開始交付了,只是目前貢獻還比較小,3月P7車型總交付3030臺。何小鵬說,P7i上市后的訂單表現強勁,這是小鵬汽車在全面變革后打的第一個勝仗。
只是,這場勝仗的效果還有待檢驗。另外,G9的市場表現是比較讓人失望的。這款被小鵬寄予厚望的新車型,上市以來一直不溫不火。3月,G9、P5、G3這三款車的交付量加起來不到4000輛,G9的表現不及預期。小鵬還得在坑里待一段時間。
“艱難轉型”的零跑。
轉型是零跑現在的關鍵詞,它想賣更貴的車。售價才幾萬塊錢的微型車T03,已經不是零跑的重點,也撐不起這家公司的野心。T03在零跑的銷量中占比超過九成,現在降到四成。
與此同時,售價更高、利潤空間更大的零跑C11、C01陸續交付,逐漸取代T03成為零跑的主力車型。
但這個過程很艱難。扭轉廉價代步車的品牌形象,獲取更大的溢價空間,都需要時間。去年,零跑公司的凈虧損從29億元擴大至51億元,毛利率依然是負數,短期內賺錢不太現實。
“又紅又黑”的極氪。
極氪是黑紅體質,在消費者中的口碑褒貶不一。之前,極氪001的車機問題被車主吐槽無數,后來通過免費換芯片扳回一局。今年,極氪001再陷車主權益風波,被質疑換代車型“背刺”老車主,引發大量投訴。
去年的最后三個月,極氪的交付量連續過萬,然后在今年1月暴跌至3000多輛,3月才恢復至6000多輛,距離市場的期望還很遠。去掉極氪009的訂單,極氪001在3月只有4000多輛,下滑嚴重。
“賠本吆喝”的嵐圖。
一直以來,嵐圖的聲量都很大,經常搶著第一個公布月交付量,雖然成績并不怎么樣。嵐圖的最好月交付成績也只有2000多輛。然而這一次,嵐圖沒有公布成績。
3月上旬,有消息稱嵐圖汽車由于銷量表現不佳,已經開啟了裁員,主要涉及外呼、銷售支持等多個部門。雖然嵐圖回應說不屬實,但要打開市場,嵐圖的挑戰還很大。
價格戰的負面影響,開始顯現了
汽車行業在3月的最大事件是價格戰,幾乎所有車企都主動或被動牽涉其中。如今來看,價格戰對拉動新車銷量的促進作用有限,反而有一些品牌被誤傷。
第一波價格戰是特斯拉發起的。
1月6日,特斯拉宣布對國產特斯拉進行大降價,最高降幅4.8萬元。這在行業里引起很大震動,問界、小鵬很快就跟進了。問界在1月13日宣布降價,車型包括問界M5 EV和問界M7,最高降幅3萬元。小鵬在1月17日跟進降價,涉及G3i、P5、P7三款車型,降價區間為2萬-3.6萬元。
被特斯拉卷進價格戰,并沒有讓銷量得到提升。問界、小鵬的1月交付量分別是4475輛、5218輛,隨后兩個月增長不明顯。
實際上,如果不缺訂單,是不懼怕對手降價的。比亞迪也在1月調整了車型價格,不過是漲價,行業認為這表明比亞迪市場訂單充足。而小鵬降價最狠的是P7,是訂單下滑最多的車型。
從銷量結果來看,特斯拉的降價,可能對問界、小鵬的市場表現產生了一定沖擊。
第二波價格戰是傳統燃油車掀桌子。
起因是“國六B”排放標準將在今年7月1日起開始全面執行,這一被稱為“世界上最嚴格的排放標準”,導致廠家加速清庫存,紛紛推出“史上最強購車優惠”。
自3月6日起湖北省官宣政企補貼后,以東風系旗下車型為代表,全國各地掀起燃油車降價潮。比如“法國總統座駕”東風雪鐵龍C6,直接打六折,讓很多人以為燃油車已經跌成了白菜價。
東風雪鐵龍C6
但實際上,這波降價潮對消費者的實際優惠力度并不大,夸大折扣、贈品促銷、饑餓營銷等手段層出不窮。有很多購車者表示,進店后才發現廠家套路滿滿,限時、限地、限量,噱頭大于實質。
降價潮的負面作用卻很明顯,且快速顯現。
一家造車新勢力的渠道人士對深途說,燃油車的這波操作,讓很多人以為燃油車價格崩了,新能源車也會跟著降價,導致消費者觀望情緒非常濃,就連一些原本打算鎖單的用戶,也選擇延期。
于是,從3月中旬開始,很多造車新勢力品牌推出限時保價政策,承諾不降價,否則補差價。理想、零跑、哪吒、騰勢都宣布了保價政策,而且基本都是限定在3月底之前的訂單。蔚來更是直接表示不會跟進降價。其意圖很明顯,讓消費者放棄觀望,趕緊下單。
價格戰的影響不止在訂單層面,還有單車利潤。上述渠道人士說,哪吒、零跑這些單車利潤低的公司,沒有太多籌碼跟進價格戰。
哪吒3月的交付量是10087輛,雖然排名第三,但單車售價低,平均售價20多萬的哪吒S只交付了2000多輛。所以哪吒的交付量是數量高,但含金量不高。
華為的順風車,不好搭了
問界在過去幾個月的交付量很低迷,1月4000多輛,2月3000多輛,明顯后勁不足。兩款車問界M5、M7,銷量都下滑嚴重。其中問界M5還推出了純電版,但銷量占比不高。
問界背后的公司是賽力斯。在新能源汽車賽道,賽力斯原本沒有任何存在感,只是因為傍上了華為。華為不造車,跟賽力斯合作造車,于是才有了問界品牌。
華為的強勢業界有目共睹,問界能在過去一年賣出7萬多輛車,也是依靠華為的品牌、渠道、營銷等各方面的支持。
今年3月8日,問界在多個社交平臺發布的宣傳海報中,開始使用“HUAWEI問界”替代之前的“AITO問界”。華為終端也同樣采用“HUAWEI問界”字樣。華為最新的HarmonyOS 3.0系統,隨后在問界全系車型中升級搭載。3月30日,問界還在宣傳海報中用到“HUAWEI問界”。外界一度認為,華為就差官宣造車了。
不過轉折來得很快。
3月31日,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再次簽發關于汽車業務決策的公告,強調華為不造車,有效期5年。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說,最近有些部門、個人、合作伙伴在濫用華為品牌,華為一直在查處過程中。華為沒有造車,也沒有任何品牌的車。嚴禁華為品牌出現在汽車品牌前面,或者作為汽車品牌。
在4月1日的2023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 CEO余承東對此進行了解釋,華為智選車模式的合作車企還有奇瑞、北汽、江淮等,他是希望打造一個生態品牌——HUAWEI問界,用一個統一的品牌面向消費者端,以避免不同的品牌造成用戶困惑,增加營銷、服務成本。
問界就是華為智選車模式跟賽力斯打造的品牌,而且是第一個。不過,問界不是唯一一個。奇瑞、北汽、江淮跟華為合作的新品牌,接下來會陸續亮相。
對于問界而言,華為的這趟順風車,不好搭了。一方面“HUAWEI”的標識使用更加嚴格,營銷難度加大;另一方面,華為的“干兒子”多起來了,它們會跟問界一起從華為爭資源。
現在,即便華為全力扶持問界,問界的銷量也已經開始低迷,接下來如果華為減少扶持力度,問界如何與其他新勢力競爭?
再看華為與車企的合作,除了智選車模式模式,另一個關注度很高的是華為HI模式。
這個模式之前有三個項目在推進,分別是北汽、廣汽、長安,誕生了兩個新造車品牌——極狐、阿維塔。
不過目前來看,這兩個新品牌都不算成功。阿維塔11從去年底開啟交付以來,銷量一直不高,極狐更是持續低迷,已經很久不公布銷量了。
余承東在4月1日透露,目前,華為HI模式僅剩長安阿維塔,廣汽放棄不做了,北汽的產品定義和競爭力存在一些問題。就在前幾天,廣汽宣布放棄與華為聯合開發AH8項目,與華為解綁的同時轉為自主開發,資金提高3億元。
所以,車企與華為的合作,包括這些聯合打造的新品牌,發展前景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
而放棄華為HI模式合作的廣汽,有自己獨立的新能源品牌埃安,并且一直將自己視為新勢力,跟“蔚小理”一樣趕在每個月1號發銷量。它在3月的成績是40016輛,比“蔚小理”加起來都要多。
不過,這沒什么值得炫耀的,比亞迪的銷量數據還沒公布,應該是埃安的好幾倍。
*題圖來源于pexels。
*深途(shentuc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