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鋒出行
卸任社長的豐田章男再次對電動車展開炮轟,這次他是「有備而來」。
他表示公司電動車銷量放緩,證明了對電動車的抵制是正確的,人們終于看到了這項技術的「現實」。電動車并不是減少碳排放的唯一途徑,實現碳中和的方法有很多種,比如「遙遙領先」的氫能源汽車,以及混合動力車型。
豐田章男還玩起了情懷,汽車作為移動手段,不僅運輸著人貨東西,還可以運輸信息和幸福。在今年日本出行展(東京國際車展)期間,豐田章男接受采訪時表示,日本汽車面對中國汽車「必須要贏」。
以利益為先的企業,自然會把好處往自己身上攬,坐擁大量氫能源專利的豐田更是,他們希望車企都搞氫能源車,專利授權通吃。而現實中,豐田章男認為電動車失敗,也是有數據作為依靠的。
2022年日本新車銷量當中,純電動車型僅占1.5%,遠遠落后于其它發達汽車市場。相比之下,根據乘聯會公布的數據,9月新能源車國內零售滲透率為36.9%,有人在炮轟電動車之前沒做好功課?
有趣的是,豐田內部也是左右互搏的狀態,新上任的佐藤恒治其實是發自內心擁抱電動車。豐田在今年東京國際車展,展出了大量的純電動概念車,其中就包括純電「蘭德酷路澤」Land Cruiser Se、豐田FT-Se以及雷克薩斯LF-Zc(豐田的新能源車名字還是一如既往拗口)。
而FT-Se作為豐田基于全新架構打造的下一代電動汽車,其量產版有可能會提供手動擋版本,官方對此解釋為「為用戶帶來更多的駕駛樂趣」。
電動車遇上手動擋,汽車時代也要“版本回滾”?
官方介紹,用于下一代電動汽車上的手動變速系統幾乎由軟件進行后臺操作,同時還會采用GR 86上的離合器、換擋裝置一集轉速表等硬件,讓用戶獲得手動擋燃油車一般的駕駛體驗。有媒體透露,換擋行程很短,腳下離合器分量很足,類似發動機制動、空檔滑行等也能夠在電車上實現。
有趣的是,豐田的手動技術不僅模擬出手動擋的效果,當駕駛員換擋操作不當時,還會模擬出「熄火」的效果。
豐田也不是最早提出這種方案的廠商,開瑞汽車(奇瑞汽車旗下品牌)旗下的開瑞K50 EV,于2018年推出(已停售),就是一款配備了5擋手動變速系統的純電車。在電動化這方面,國產品牌「敢為人先」。
豐田BEV工廠總裁Takero Kato認為,除了改進續航里程和設計外,他們將會為客戶提供更多令人眼前一亮的體驗,相信手動擋電動汽車會吸引燃油車時代喜歡操控換擋桿的駕駛愛好者。
同樣的,豐田章男也曾直言自己喜歡又吵,汽油味又重的車子。
2023年2月,豐田汽車就注冊了混合動力車型手動擋和電動車手動擋的專利,對駕駛樂趣可謂十分執著。2023東京汽車沙龍上,豐田就展出了兩款基于AE86魔改的試驗車,保留了手動擋設計,整體方案跟專利上的幾乎相當。另一款則是氫能源型號,出力特征調教和燃油版已經很接近,想必已經很成熟。
簡單一點來說,豐田通過外加一系列的變速、換擋機構,并通過后臺程序模擬出換擋的效果。根據工程師的說法,配備手動擋變速系統的電動車,具備離合器踏板和換擋把手,以重現手動擋的體驗。但目前這套系統僅限于豐田品牌旗下的豪華車型才配備。
事實上,雷克薩斯在2022年SEMA車展上亮相的LEXUS ELECTRIFIED SPORT CONCEPT,就提供了手動擋擋把的設計。顯然,不是有錢人也根本消費不動如此級別的車型。
電動車玩手動擋說是自欺欺人不為過,豐田也「不坑窮人」,只給高端車玩,凸顯豐田汽車對電動車的奇特理解。不敢想象,豐田是否還會創造出「電動車聲浪」之類的東西,滿足高端玩家對駕駛樂趣的想象。
純手動,不能完全代表“駕駛樂趣”
自主掌握駕駛節奏,與汽車「深度交流」確實能讓駕駛者感到前所未有的暢快,但手動擋變速系統與「駕駛樂趣」無法劃上等號,尤其是電動車時代。
電動車的電驅系統不需要變速箱的介入,也沒有燃油發動機的噪聲,靜音性能以及平順性相比燃油車更具優勢。為了體現駕駛樂趣,加裝變速機構,模擬出燃油車換擋變速的效果,丟失了電動車的特性,行駛中可能會存在頓挫,或許不如買燃油車來得直接。
而對于真正追求燃油時代駕駛樂趣的駕駛愛好者來說,手動擋變速是體現他們對車輛操控水準的一部分,人車合一很快樂。令人更快樂的,還有回頭率極高的轟鳴聲浪等。即便是燃油車,手動擋也不是駕駛樂趣的全部。
人們對「駕駛樂趣」的解讀多種多樣,電動車也有屬于自己的樂趣。前不久76.9萬元起售的極氪001 FR,采用了超跑級別的動力配置,賽道表現力壓布加迪威龍,擁有多項純電車唯一定制部件,還有F1世界冠軍參與調教,以及汽車史上首款賽道交友App。駕駛層面上,還提供了世界冠軍同款調教算法,讓賽道新手也有「冠軍」體驗。
難道,這樣的電動車就沒有樂趣了嗎?
「如果出手動擋,我一定買」,多少汽車制造商相信這樣的話,推出了手動擋的運動車型。結果才發現,真正在網上說「出必買」的,能夠真正掏錢下單的寥寥無幾。汽車愛好者喜歡手動擋很正常,然而這樣的群體在市場中,只是少數中的少數。
與其糾結如何讓電動車獲得燃油車的駕駛樂趣,我勸車企還是想想如何抵擋國產新能源大軍的洪流吧。
帶著油車思路造電車,結局不會太好看
很顯然,一方面是豐田章男極力抵抗對自己「不利」的電動車,另一方面雖然佐藤恒治是電動車的「忠實擁躉」,造車的思路卻停留在燃油時代。他們生產電動車,只有節能減排一個目標,并沒有看到電動化背后更多的可能性。
不過這對于日本造車產業確實有一定的難度,缺少電動車產業鏈,智能化普及程度不深,對電動車的理解無法脫離燃油時代的框架,也就生產出來不少「電動油車」。
傲慢的他們總認為電動化只是「攪屎棍」,沒有市場需求,他們完全不需要發力電動汽車。等到哪天市場有需要了,禁止燃油車生產銷售了,他們再發力,優勢仍然在自己手上。「等國產車企燒死,再來搶市場也不遲」這樣的話語,都是傳統車企在新能源時代的傲慢表現。
電動車銷量沒有起色,廠商的第一反應不是反思產品與用戶之間的矛盾,使用環境所存在的問題,而是光從銷售結果去判斷電動化技術的無用。還沒認真發力,就說電動車不行,甚至希望通過言論感染,讓優勢回到自己身邊,顯然不現實。
豐田也很清楚手動擋都是高端玩家的追求,普通駕駛員巴不得汽車連換擋都直接取消。手動擋沒有做錯什么,只是它不被需要罷了。ADAS輔助駕駛再到無人駕駛的過渡,意味著人們走上了解放雙手雙腳的道路,更別提「駕駛樂趣」。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2022年國內一共賣出了65.8萬輛手動擋車型,在全國乘用車上險量高達2000+萬輛的2022年,手動擋車型僅占3.2%。其中大多數買手動擋人,多數是買面包車的,又或者是駕校教練等,還有為了便宜去買車的人,真正享受駕駛樂趣的少之又少。
電動車不需要手動擋,駕駛樂趣仍然可以用操控素質、個性化定義來體現,在智能化、自動化領域有更大的上升空間。或許,駕駛樂趣只是豐田汽車尚未發力的理由罷了。
新時代的電動汽車,不是對過去燃油時代的致敬,回頭看從來不是強者該有的表現,國產電動車更不是簡單的「應用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