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豐田汽車將近80年的歷史上,有兩個重要時刻。第一個是67年前,豐田引入了CE研發體系。第一代卡羅拉、第一代皇冠等經典車型都是該體系下的產物。
但眼下,汽車需求更多樣化,車型數量越來越多,車型平臺增至100種不止。從單個車型角度開發車型的方法已經落伍。為了應對更復雜的需求,豐田汽車推出了全新的TNGA(Toyota New Global Architecture)架構。
TNGA架構不是其它車企采用的所謂模塊化平臺,它與可通過共享零部件和拉長軸距、前后懸形成多款車型的平臺概念完全不同。
簡單來說,TNGA涵蓋的范圍更廣。豐田中國董事長大西弘致說:“TNGA是舉全公司之力開展結構改革的一項舉措。首先,實現汽車基本性能和產品力的飛躍性提升。在此基礎上,考慮整體優化并實現靈活共用。由此,制造出最具吸引力的汽車。”
如果用幾個關鍵詞來概括TNGA架構,那就是提升基本性能、增強產品綜合實力、打造出讓顧客一見傾心的車。相比之下,類似大眾汽車的MQB模塊化平臺主要的目的是減少成本和增加通用性。
但這并不代表TNGA不會在降本和增加通用性方面花功夫。據豐田先進技術開發內部公司負責人伊勢清貴表示,在TGNA架構戰略下,同平臺車型將使用大量的通用化零部件,將最初通用比例為20%至30%,最終達到70%甚至80%。
何為造出最具吸引力的車?豐田將TNGA的抽象概念轉化成了六個具體的性能指標。分別是動力性能、燃油經濟性、外觀設計、車身結構、底盤、以及成本。
豐田將全面更新車型的動力總成、變速箱和HEV系統,此舉能夠將動力性能提高10%;通過改進發動機性能提高汽車燃油效率讓汽車更省油,傳統燃油車可提高20%燃效,混合動力車型也可提高15%燃效;設計上,豐田將摒棄過去一貫的中庸理念在汽車的外觀設計上多著筆墨,新的雷克薩斯車型和第四代普銳斯即可看出豐田在設計上的變化。
此外,利用激光螺旋焊接的車身,整體剛性提高了30%~65%,提高車輛安全與操控性;汽車車身高度進一步降低,成為同級別最低車身,乘坐更加舒適的同時加強了駕駛操控性。
最終,新架構下的新車成本也將降低20%,此目的將通過在底盤、懸掛等部分進行靈活的零部件共用來實現。在TNGA架構計劃中,豐田的目標是將4000至5000種零件中的半數通用化,其中范圍涵蓋底盤懸架、發動機、變速箱和座椅等零件。
4月18日晚,豐田發布會的主題是“豐巢之夜”,豐田發布了兩款TNGA架構下的最新概念車,分別是一款名為“豐巢way”的小型SUV與一款名為“豐巢fun”的轎車。豐田中國設計總監池田亮介紹,這兩款車優化了車艙容積,將重心下移,并通過車身線條收縮實現了“車輪外移”。這樣的外觀和內部設計理念的變化使得新車可以實現更穩健的姿態和更上乘的操控。未來豐田的兩廂車和SUV都會逐漸采用這種設計。
除了對TNGA架構的解讀以外,豐田汽車在持續踐行其“2050環境產略”。由CEO豐田章男親自主導的EV事業企劃室現今的成員已經是剛成立時候的7倍。這標志著,在外界看來對電動車不感興趣的豐田汽車正在展現出進軍該領域的十分決心。
從堅持混動到向電動的轉變,從用了67年的CE制度體系到TNGA架構的升級,豐田汽車正在改變它長期以來“一根筋”的形象。